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商颂·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殷商后裔宋国统治阶级所保存下来祭祀先祖的乐歌,纯属统治阶级颂扬奴隶主功业的宗庙乐章,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可分三层。一层六句,言奏鼓乐祖,祈求赐福;二层十句,极陈乐舞之盛美;三层六句,进一步表现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总括全诗,结束祭词。此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虚写先祖的功业,实写祭祀乐舞之盛,语言生动形象,声调和谐优美。
猗与(1)那与!置(2)我鞉鼓(3)。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奏鼓简简(4),衎(5)我烈祖(6)。
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
汤孙(7)奏假(8),绥(9)我思成(10)。
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
鞉鼓渊渊(11),嘒嘒(12)管(13)声。
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
既和且平,依(14)我磬(15)声。
曲调和谐音清平,磬声节乐有起伏。
於(16)赫(17)汤孙!穆穆(18)厥声。
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
庸(19)鼓有斁(20),万舞(21)有奕(22)。
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23)。
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24)。
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温恭(25)朝夕(26),执事(27)有恪(28)。
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
顾(29)予烝尝(30),汤孙之将(31)。
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天佑助。
(1)猗与:猗(ē),形容乐队美盛之貌。与,同“欤”,语气词。
(2)置:植,竖立。
(3)鞉鼓:一种立鼓。
(4)简简:象声词,鼓声。
(5)衎:欢乐。此处有“使其喜悦”之意。
(6)烈祖:对祖先的敬称。烈,功业显赫。
(7)汤孙:商汤的后世子孙,指主祭者。
(8)奏假:通“嘏”,告。
(9)绥:通“遗”,赠予,赐予。
(10)思成:思,语助词。成:成功,成就。
(11)渊渊:象声词,鼓声。
(12)嘒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
(13)管: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14)依:合,配合得恰到好处。
(15)磬:一种玉制打击乐器。
(16)於:叹词。
(17)赫:显赫。
(18)穆穆:和美庄肃貌。
(19)庸:同“镛”,大钟。
(20)有斁:即“斁斁”,乐声盛大貌。
(21)万舞:舞名。
(22)有奕:即“奕奕”,舞蹈场面盛大之貌。
(23)亦不夷怿:意为不亦夷怿,即不是很快乐吗。夷怿,怡悦。
(24)有作:有所作为。作,指行止。
(25)温恭:温文恭谨貌。
(26)朝夕:从早到晚。
(27)执事:行事,从事,执行事务。
(28)有恪:即“恪恪”,恭敬诚笃貌。
(29)顾:光顾。
(30)烝尝:指祭祀。冬祭为烝,秋祭为尝。
(31)将:佑助。一说奉祀,奉献。
《那》是《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颂歌。关于其成诗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成于商代,另一说则认为成于东周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