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李觏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李觏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忆钱塘江
乡思
寄小儿
苦雨初霁
袁州州学记
读长恨辞
残叶
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二
和育王十二题·其五·明月台
寄邻父
寄怀三首·其一
独居
论文二首·其一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
秋晚悲怀
和育王十二题·其十·八角殿
闰正月三日偶书二首·其一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七·碧莲池
秋千二首·其二
元纪二首·其二
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一
和育王十二题·其四·袈裟石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其一
闰正月三日偶书二首·其二
清话堂诗
雪中见梅花二首·其一
有感·其二
燕雀·其一
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
寄怀三首·其二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四·玳瑁石
七夕二首·其一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三·炼丹井
燕雀·其二
和育王十二题·其十一·晋年松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六·流杯池
感叹二首·其一
有感·其一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九·丹霞洞
哭女二首·其一
和育王十二题·其二·佛迹峰
竹斋题事
和育王十二题·其六·石屏风
寄怀三首·其三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二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一·鲁公碑
感叹二首·其二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一
索酒
秋千二首·其一
和育王十二题·其一·金沙池
元纪二首·其一
和育王十二题·其九·育王塔
惜鸡诗
和育王十二题·其十二·重台莲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其二
哭女二首·其二
七夕二首·其二
有感·其三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十·葛仙坛
和育王十二题·其三·七佛石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二·七星杉
和育王十二题·其七·灵鳗井
论文二首·其二
读长恨辞二首·其一
弋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春社词并序
雪中见梅花二首·其二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八·虎跑泉
送杜万
乌鹊
远山
回胡舜元赋稿
次韵答陈殿丞
寄题邹氏延寿亭
璧月
早归
村行
送流人
谢知县徐殿丞示及新诗
睡起
雨中作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
次韵陈殿丞除夜感怀
自遣
方平
寄题陈适追养亭
闵雨诗
书景云轩壁
赠端师
秋热
送陈次公茂材
美女篇
寄题廖说蒙亭
晚闻角
养疾
送张寺丞
感秋
羿妻
谢传神平上人
寄祖秘丞
乾元节群臣祝寿小人无位以诗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