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元晦

胡宏 〔宋代〕 胡宏

幽人偏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

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山更好。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答朱元晦》是宋代诗人胡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作者钟情青山的青春不老;后两句写青山不老的原因,因经常有雨水洗去尘埃,其景致更加美好。全诗借景写意,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句灵动、流畅,有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幽人(2)偏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

隐居之人偏爱青山,钟情于青山,为的是青山常在,青春不老。

山中出云雨太虚(3),一洗尘埃山更好。

山中飘出云朵,天空落下雨点;洗去了尘埃之后,青山的景致更加美好。

注释

(1)朱元晦:即朱熹。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2)幽人:指隐居之人。

(3)太虚:天空。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朱熹年青时,曾写一首诗送他的老师胡宪赴京就职。诗云:“先生上去芸香阁,阁老新峨豸角冠。留取幽人卧空谷,一川风月要人看。”胡宏看了诗以后,认为其人“庶几能有进”,但“其言有体而无用”。于是自己作了此诗。

此诗原录入《宋诗纪事》卷四五宋代胡宪名下,厉鹗未作详查,以致讹误。今人刘扬忠、王兆鹏等考察此诗实出自胡宏之手,胡宏《五峰集》卷一有《朱元晦寄诗刘贡父有风藉溪先生之意词甚妙而意未员因作三绝》,其二即为此诗。此外,朱子《晦庵集》卷八一有《跋胡五峰诗》曰:“右衡山胡子诗也。”朱熹详述了自己于绍兴庚辰卧病山间,以诗抒怀,胡宏观其诗,赞其人,特为是诗以箴警之。此诗完成五年后,方由学者张钦夫转交朱熹。朱熹因以“叙其本末”,以示其“无忘胡子之意”。

文学赏析

《答朱元晦》一诗,标题暗示,这应该是一场有关人生志趣的经典问答,问者为理学大师,穷通宇宙,精研心学,饱学深思,提问也许很一般却又很庄重,人之一生,爱何物。答者是一位诗人,一位隐士,还是大师的朋友,心性相通,思想契合,回答不同凡响,思考令人心灵震撼。且看诗人的回答。

世间万物,所爱者何。抛开钱财官位,抛开欲望纷争,抛开世俗庸琐,诗人敞开心扉,直截了当,坦言偏爱青山;而且公开身份“幽人”,与一般世俗之人迥然不同,“我就是我,一个隐居故山、心怀高洁的人,青山就是我的最爱,青山就是我心目中的最好!”回答毫不忌讳,毫不含糊,毫不吞吐,有底气作支撑,有思想作后盾。这是隐士的宣言,也是诗人的心声。一般人说这番话,也许令人费解,是自命清高,故作酸腐;或是逆情悖理,耸人听闻;是张狂放诞,我行我素,还是愤世嫉俗,为所欲为;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总有那么一种底气,一种源自内心的自信,蕴含在诗句中。作为诗人和隐士,作者说出这番话来,可谓恰如其“份”,恰切其“境”,也恰好处。万千风光之中独爱青山,滚滚红尘之中钦美隐居,的确传达出诗人远离尘俗,追求高洁的人生情怀。

爱山如此,原因何在。青山不老,心性常青。青山常青,万古如斯,惟其如此,才见勃勃生机;心性常养,陶情冶性,惟其如此,才显名士风采。青山如此,人似青山,在诗人的心目中,青山不老就是心志不老,情操不老,追求不老。本来,青山无所谓老与不老,无所谓知与不知,此处,诗人以己之心度山之腹,以己之情揣山之意,山变得有情有志,人变得有灵有性,两者互相欣赏,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到了。

山就是人,人就是山的程度,就像心志相通、趣味相投的老朋友们样,与山为友就是与青春为友,与山为邻就是与高洁为邻,爱青山,是爱自然的表现,也是诗人追求自然洁净,神往高洁不俗的情趣流露。李白也爱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也爱山,“我见青山多妖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白对山,稼轩看山,不管是孤独落寞还是醉眼昏花,均是引山为同调,视山为知己,惺惺相惜,情意深深。胡诗人不同,除了偏爱有加之外,还有托山寄志,好高骛远之意。

诗人爱山的第二个原因应该是,雨洗青山,天地清明,令人赏心悦目,令人娱情怡志。山中飘出云朵,天空落下雨点,清风拂过山峦,一番洗礼之后,一阵清风吹拂,青山妩媚,翠色迷人,更清新,更洁净,更光明。风雨洗涤的青山,清洁秀丽,生机勃发,一切都那么清新美好,一切都那么光明洁净。人生天地,隐居山林,也正是追求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清洁,守护纯真,守护高洁的纯净境界。自然的尘埃让山峦蒙污受垢,一场风雨,洗涤污垢,青山焕发生机;人生的尘埃让心性蒙受污染,一场洗礼,扫退污浊,同样还人生以纯朴本真。诗人喜欢雨后青山的明丽青翠,喜欢雨后青山的光洁纯净,同样,在他心目中,也有一种清明高雅、光洁宁静的人生志趣,值得诗人时时呵护,处处关照。胡诗人不说心灵诉求和情志走向,而以青山妩媚、秀色可餐示人,让人在青山秀水之中自然领悟诗人的心灵追求,这是诗人的苦心和良心,也是宋诗的融理人情的含蓄暗示。读一座青山,读一缕清风,读一场秋雨,其实就是在读一颗高雅脱俗的心灵。

山不会说话,它只会四季常青;雨不会抒情,它只会洗涤尘埃;风不解世态,只会清新拂人。诗人从青山常青中读出了活力,从秋雨洗礼中读出了清明,从清风吹拂中读出了清爽,以山为家,以自然为伍,放逐自己,纵情山林,活出精彩,活出让人羡慕的人生,这正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人生真谛。

作者简介

胡宏

胡宏

宋代湖湘学派奠基者之一

胡宏(1106—1162),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崇安(今福建崇安)人。胡安国第三子。早年见杨时于京师,又从侯仲良于荆门,而卒传其父之学。其父初与秦桧友善。及秦桧当国擅政,胡宏兄弟乃与之绝交。以荫补承务郎,不调。优游于衡山之下二十余年,张栻师事之。秦桧死,被召,以病辞。著有《五峰集》《知言》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