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风·匪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古人一般解为怀周的政治抒情诗,今人一般认为是游子或役夫思乡的诗。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滞不归,因作是诗以寄思乡之情。诗篇真切动人地展示了在王朝崩溃大动荡时期一些人的内心感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主要采用赋与兴的手法,强烈地传达出那种重大事变给人心中带来的躁动不安。
匪风(2)发(3)兮,匪车偈(4)兮。顾瞻(5)周道(6),中心怛(7)兮。
那大风呼啸起来旗带飘荡,那车儿飞奔起来辚辚作响。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心里陡然涌起无尽的忧伤。
匪风飘(8)兮,匪车嘌(9)兮。顾瞻周道,中心吊(10)兮。
那大风呼啸而来左右回旋,那车儿飞奔起来轱辘响转。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我心里无尽悲伤好不凄然。
谁能亨(11)鱼?溉之釜鬵(12)。谁将西归?怀(13)之好音(14)。
哪位妙手烹制鲜美的河鲤?我愿为他当助手洗净锅底。哪位朋友准备西归故乡去?为我捎回一切安好的讯息。
(1)桧风:即桧地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2)匪风:那风。匪,通“彼”,那。
(3)发:犹“发发”,风疾吹的声音。一说刮起。
(4)偈:疾驰貌。
(5)顾瞻:回头望。
(6)周道:大道。
(7)怛:痛苦,悲悼。
(8)飘: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
(9)嘌:轻快貌。
(10)吊:悲伤,伤悼。
(11)亨:通“烹”,煮。
(12)溉之釜鬵:溉:洗涤。闻一多《风诗类钞》则以为溉通“摡”,“摡同乞,给予也”。釜:锅子。鬵(xín):大锅。
(13)怀:遗,带给。
(14)好音:平安的消息。
关于《桧风·匪风》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以为桧邦“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郑笺》曰:“周道,周之政令也。”《孔疏》曰:“上二章言周道之灭,念之而怛伤;下章思得贤人辅周兴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朱熹《诗集传》云:“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把此诗解为一首怀周的政治抒情诗。现代学者多解为游子或役夫的思乡诗。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滞不归,因作是诗以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