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咏雁》是唐初诗人韦承庆(一作于季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的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和失足之恨。全诗语言通俗,如话家常,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在漫漫谪迁之旅中驻足长叹、仰天北望的旅人形象。
万里人南去,三春(1)雁北飞。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路途中看到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何岁月(2),得与尔(3)同归(4)?
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1)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2)岁月:年月。泛指时间。
(3)尔:你。一作“汝”。
(4)同归:一同返回。
这首《南中咏雁》,《全唐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为《南行别弟》,但《文苑英华》作韦承庆诗,且诗中所写与别弟事无涉,故此诗著作权当归韦承庆。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武则天后期,韦承庆颇受宠幸,在任雍王府参军期间,府中文翰,皆出自其手,可谓文采风流,声名远扬;掌天官选事时,也能做到“铨授平允”,颇受好评。唐中宗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