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唐怀古

杜甫 〔唐代〕 杜甫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瞿唐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总括瞿塘峡的奇险,境界阔大;颔联描写峡谷之奇险,江水之源远,生动形象;颈联描写瞿塘峡削成之势,夔州空曲之处;尾联赞美了疏凿之功、陶钧之力。这首诗上二联写景,下二联怀古,高浑雄奇,想象奇妙,语言精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南万(1)注,勍敌(2)两崖开。

由西南面来的数不清支流的江水,一齐注入了瞿塘峡。江岸两侧悬崖对峙。

地与山根(3)裂,江从月窟(4)来。

大地从山根处裂开,形成峡中的河谷,大江从遥远的地方奔流而来。

削成当白帝(5)空曲(6)阳台(7)

刀削似的绝壁对着白帝城,幽深的群峰中隐藏着神女居住的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8)力大哉。

大禹凿通江河,疏导洪水的功劳虽大,可更了不起的是大自然的威力。

注释

(1)壑:沟壑。

(2)勍敌:强敌。

(3)山根:山麓。

(4)月窟:比喻极西之地。

(5)白帝:指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

(6)空曲:空山曲阿。

(7)阳台:巫山神女所居之地。

(8)陶钧:制陶器所用的旋盘,比喻大自然造物者。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期入蜀的杜甫,先后在成都、梓州寓居五、六年之久,此后即携家东下,途经云安时,因病滞留半年。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夏初移居夔州,这首诗应是杜甫初到夔州时所作。当时的夔州在今奉节县东,与白帝城相接连,位于瞿塘峡口附近。杜甫来到这里,览胜怀古而写下了《瞿唐怀古》这首诗。

拼音版

tánghuái怀

西nánwànzhùqíngliǎngkāi

shāngēnlièjiāngcóngyuèlái

xuēchéngdāngbáikōngyǐnyángtái

shūzáogōngsuīměitáojūnzāi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