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五言绝句,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功盖(1)三分国(2),名成八阵图(3)。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江流石不转(4),遗恨失吞吴(5)。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1)盖:超过。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八阵图:诸葛亮的一种阵法,是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4)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5)遗恨失吞吴:以不该失策吞吴为恨。一说以未得吞吴为恨。
杜甫在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