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是清代文学家厉鹗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画了一幅江南水岸残雪图,下片由雪后清寒转到故人稀少的清愁,隐隐点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境界开阔,文笔清俊,显露出一种疏狂豪放的风格。
瘦筇(1)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3),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5)?
江面平,雪早晴,风已小,我住着竹杖像被人呼唤着登临吴山。在其上近处楼台亭阁都披上了银装,笼罩在浓重的寒色之中,尚不见半点桃红柳绿的痕迹。远处的山峦一半罩在云雾之中,一半被白雪覆盖,山上的草木也都不见了。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6)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7)天际绕。
故人稀少的清寒,让我想起了多少往事!寂寞孤独,朝朝暮暮,我吟梅花自遣怀。我将花插于帽上,向着吴山山头,仰天长啸。忽然地看见远方斜阳,霞光映照雪山明丽发光。
(1)筇:竹杖。
(2)酽寒:犹严寒。
(3)越峤:泛指江浙一带的山峦。
(4)沍:同“冱”,冻结。
(5)晋时棹:指王徽之夜雪访戴之事。
(6)第一峰:指吴山,在今浙江杭州。
(7)玉龙:指雪。
题中吴山为杭州名胜之一。作者在登临吴山,眺望钱塘江对岸雪后放晴的景观时,生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所以写下《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