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露筋祠》是清初文学家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首句描绘祠中女神的塑像,后三句写祠外风光,湖云烟树,月堕风轻,白莲吐芳,烘托了女神像的圣洁。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寄寓着自己对所敬仰和所爱慕的热情的赞颂。全诗境界清远,诗味含蓄,想象空灵,语言秀丽。
翠羽(2)明珰(3)尚俨然(4),湖(5)云祠树碧如烟(6)。
庙内小姑塑像头饰翠羽耳饰明珰真是逼真美丽,高邮湖上的云霞笼罩着露筋祠前的树木一片碧绿如烟。
行人系缆(7)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8)。
行人泊船正是明月刚刚落下,门外野风吹拂一片白莲盛开。
(1)露筋祠: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露筋庙去高邮(在江苏)三十里。旧传有女子夜过此,天阴蚊盛,有耕夫田舍在焉,其嫂止宿,姑曰:‘吾宁死不肯失节。’遂以蚊死,其筋见焉。”
(2)翠羽:翡翠的羽毛,也作“翠翘”;这里指妇女首饰。《山堂肆考》:“翡翠鸟尾上长毛日翘,美人首饰如之,因名翠翘。”
(3)明珰: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以上二者都指庙内小姑塑像而言,也可理解为想象中女神的美好形象。
(4)俨然:庄严的样子;也可解释成很像是真的。
(5)湖:指高邮湖,在庙旁。
(6)烟:雾霭。
(7)系缆:泊船。
(8)白莲:白色的莲花。沈德潜于此诗下云:“高邮远近,俱种白莲。”诗人实又以白莲之清白喻祠主之品格。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作者到扬州做推官,途经高邮露筋祠,曾作《露筋祠》五律一首,当年夏秋间,他又重经此地,写此《再过露筋祠》七绝,所以题作“再过”。
《再过露筋祠》这首诗作为一首时代变更的悲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唱出了当时江南士子之殇,还糅合了作者的真情流露。它不同于同时代的那些歌颂节操的“露筋主题”诗歌,内含情感百转曲折却又细腻真实,故得以脱颖而出,至今不衰。
从前人书中记载来看,露筋祠中的“圣女”,不过一“村姑”而已。而此诗描述却大不同。“翠羽明珰尚俨然”,在他的笔下村姑竟然成了雍容华贵的贵族小姐。他的这种脱离实际的写法,当时有人颇不以为然。然而王士祯有自己独特的构想,他在《渔洋诗话》中说:“余谓陆鲁望(龟蒙)无情有慢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二语,恰是咏白莲诗,移用不得。而俗人拟之,以为咏白牡丹、白芍药亦可,此真盲人道黑白。在广陵,有题露筋祠绝句,正拟其意。一后辈好雌黄,亦驳之云:安知此女非嫫母(丑女),而辄云翠羽明珰耶?余闻之,一笑而已。”王士祯写《再过露筋祠》就有意识地借鉴陆氏《白莲》这种空灵的写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白莲具有一种淡雅高洁之美,它应该生长在仙人瑶池里。想那露筋祠“圣女”,虽是一平凡村姑,但她的心灵是最纯洁、最高贵、最美好的,她在王士祯心目中是最圣洁的女神的化身,因而他加之以“翠羽明珰”,也不过类似“此花端合在瑶池”的用意。
不仅如此,在“翠羽明珰”之后,诗人又把她置身于“湖云祠树碧于烟”的环境中,祠的四周绿树葱茏,祠前湖波苍苍湖云茫茫。这一切又如烟如雾,把露筋祠烘托得缥缈而神秘,犹如仙境一般,而这位露筋“圣女”俨然为瑶池仙子了。
按常理,在交代了祠庙和祠神后,接着便写自己的观感。而作者似乎完全忘记了主题,顾左右而言他,“行人系缆月初坠,门外野风开白莲。”在月亮刚落的拂晓时分,诗人的船停靠在高邮湖畔露筋祠前,野风习习吹来,给人带来一阵阵盛开的白色荷花的缕缕馨香,沁人心脾。这“门外野风开白莲”与门内“翠羽明珰”看起来二者并不相关,然而细细辨析,韵味悠然。莲花在传统审美意识中,一向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白莲更显示着一种洁白无瑕的品格,睹花思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近在咫尺的露筋祠内那位圣洁女神。这野风中的白莲就是圣洁女神的化身。但诗人没有讲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将“圣女”的人格美与白莲的风神美两相映衬,读者自然心领神会。
王士祯是清代诗坛神韵派大师,论诗标榜“神韵”,认为作诗须达到境界缥缈淡远、意味空灵含蓄,避免实指,露人工雕琢痕迹要在自然,具有风调之美。而其作诗要诀则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首《再过露筋祠》,正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些特点和要求。就以此诗来说,诗中的人,是诗人想像中的缥缈天仙;诗中的“野风开白莲”,也未必是当时当地实有的景物。因为王士祯追求的是“空灵”诗中的情和景,都是凭“兴会神到”时的灵感所得,不必去一一坐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