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红藕香残玉簟(1)秋,轻解(2)罗裳(3),独上兰舟(4)。云中谁寄锦书(5)来?雁字(6)回时,月满西楼。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花自飘零(7)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8)。此情无计(9)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1)玉簟:光滑如玉的竹席。

(2)轻解:轻轻地提起。

(3)罗裳:犹罗裙。

(4)兰舟:船的美称。《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5)锦书:书信的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窦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共八百四十字。”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6)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传雁能传书。

(7)飘零:凋谢,凋零。

(8)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9)无计:没有办法。

创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拼音版

jiǎnméi··hóngǒuxiāngcándiànqiū

hóngǒuxiāngcándiànqiūqīngjiěluóchángshànglánzhōuyúnzhōngshuíjǐnshūláiyànhuíshíyuèmǎn西lóu

huāpiāolíngshuǐliúzhǒngxiāngliǎngchùxiánchóuqíngxiāochúcáixiàméitóuquèshàngxīntóu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