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宜兴

曾几 〔宋代〕 曾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发宜兴》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抒写作者即将离开宜兴前对宜兴的眷恋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伤、对羁旅飘泊的痛苦、对归隐之地山水的神往以及对赋闲生活的怅惘无奈之意。首联说年已垂老而飘泊不定;颔联说在宜兴只能暂时客居,而返回旧居度日依然艰难;颈联说国势虽风雨飘摇,但自己只能寄情山水;尾联扣题,表示十分眷恋宜兴风景。全诗围绕“述怀”这个中心进行构思,语言精于锤炼又平和自然,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运用反复和叠词等手法,生动鲜活,余味无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老境垂垂(1)六十年,又(2)家上铁头船(3)

我虽然已经六十岁垂垂老矣,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去远行。

客留阳羡(4)只三月,归去玉溪(5)无一钱。

在阳羡暂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没钱。

观水观山(6)废食(7)听风听雨不妨眠(8)

游山观水到了废寝忘食境界,风声雨声都不会影响我睡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9),不到张公(10)善权(11)

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洞就是游善权。

注释

(1)垂垂:形容将近、渐近,常与“老”连用。

(2)将:携持。

(3)铁头船:指船头包有铁的木船。

(4)阳羡:宜兴在秦汉时称阳羡。

(5)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阳湖)中段的别称。玉溪江边的上饶,曾是曾几侨居之地。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乡。

(6)都:总、全部。

(7)废食:即废寝忘食。

(8)听风听雨不妨眠:谓任凭它风雨连宵,也不会改变自己归隐之意。这里“风雨”实喻指国家危难的形势。

(9)布袜青鞋梦:指出世隐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布袜青鞋,指平民、隐士的生活。

(10)张公:指宜兴境内的胜迹张公洞。

(11)善权:指善卷洞,在宜兴西南螺岩山上,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创作背景

《发宜兴》此诗当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曾几离开宜兴之时。当时曾几已年近六十,之前曾客居宜兴数月,并作有《宜兴邵智卿天远堂》《游张公洞》等诗。

拼音版

xīng

lǎojìngchuíchuíliùshíniányòujiāngjiāshàngtiětóuchuán

liúyángxiànzhǐsānyuèguīqián

guānshuǐguānshāndōufèishítīngfēngtīngfángmián

cóngjīnqīngxiémèngdàozhānggōngshànquán

作者简介

曾几

曾几

南宋诗人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主活法与顿悟。陆游曾师事之。有《茶山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