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卷耳

诗经 〔先秦〕 诗经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周南·卷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诗作,写一位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她远行在外的丈夫,想象他在外经历险阻的各种情况。全诗四章,每章四句。第一章实写,二、三、四章是想象的情况,虚实结合。此诗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口吻来写,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口吻来写,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其语言优美自然,善于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善于运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采采(2)卷耳(3)不盈顷筐(4)(5)怀(6)人,(7)周行(8)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陟彼崔嵬(9)我马虺隤(10)。我姑酌(11)金罍(12)维以(13)永怀(14)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15)。我姑酌彼兕觥(16),维以不永伤(17)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陟彼(18)矣,我马(19)矣。我仆(20)矣,云何(21)(22)矣!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注释

(1)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2)采采:茂盛。一说谓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

(3)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4)不盈顷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

(5)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感叹,伤叹。

(6)怀:怀想。

(7)寘:同“置”,放,搁置。

(8)周行: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9)陟彼崔嵬: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山高不平。

(10)我马虺隤: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ī tuí):疲极而病。

(11)姑酌:姑:姑且。酌:斟酒。

(12)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13)维以:维:发语词,无实义。以:以使,以便。

(14)永怀:长久思念。永,深长,深陷。

(15)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16)兕觥: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7)永伤:长久思念。伤,伤怀。

(18)砠: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19)瘏: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20)痡: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21)云何:奈何,奈之何。云,语助词,无实义。

(22)吁:忧伤而叹。一作“盱”,张目远望。

创作背景

关于《周南·卷耳》此诗的主旨背景,历代有不同说法。《毛诗注疏》曰:“《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余冠英《诗经选》云:“这是女子怀念征夫的诗。”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卷耳》,当是岐周大夫于役中原,其妻思念之而作。”高亨《诗经今注》说:“作者似乎是个在外服役的小官吏,叙写他坐着车子,走着艰阻的山路,怀念着家中的妻子。”

拼音版

zhōunán··juǎněr

cǎicǎijuǎněryíngqīngkuāngjiēhuái怀rénzhìzhōuháng

zhìcuīwéihuītuízhuójīnléiwéiyǒnghuái怀

zhìgāogāngxuánhuángzhuógōngwéiyǒngshāng

zhìyún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