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司马光 〔宋代〕 司马光

灵台无事日休休,安乐由来不外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闲游。

松篁亦足开青眼,桃李何妨插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对邵尧夫的和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潇洒乐观人生观的钦佩与赞美。此诗充满着知命之感,是司马光自己退居洛阳著书时的真实情感体验。这首诗语言平实,清切有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灵台(4)无事日休休(5),安乐由来不外求。

心灵宁静无事天天都一样悠闲,安乐从来不必到身外去谋求。

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闲游。

细雨寒风的时日宜于独自静坐,天气和暖景色佳丽就出外闲游。

(6)亦足开青眼(7),桃李何妨插白头(8)

松竹苍翠足以令人双眼愉悦,艳美的桃李花又何妨插在白头。

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9)上高楼(10)

我把著书当作自己的职业,为了盼待你共赏春色我偷暇登上高楼。

注释

(1)邵尧夫:邵雍(1011-1077年),北宋理学家,字尧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业。

(2)安乐窝:西京留守王拱辰为邵雍治园建屋,名安乐窝。

(3)职事:职事官,宋沿唐制,官员之有执掌者称职事官,此处为戏称。

(4)灵台:谓心。

(5)休休:安闲貌。

(6)篁:竹的通称。

(7)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8)插白头:插在白头上。

(9)偷暇:趁有空。

(10)上高楼:看春色。

创作背景

此诗《司马文正公集》未收,附载于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十,熙宁七年(1074年)作。邵雍原诗题为《安乐窝中吟》,司马光和诗题目亦无“职事”二字。但雍诗第一首第一句云:“安乐窝中职分修”。一些选本遂在和诗题上加了“职事”二字(如陈衍《宋诗精华录》)。邵雍长期住在洛阳,把自己所居寝息之处取名叫安乐窝,并自号安乐先生。熙宁三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司马光所和邵雍诗,多附载《击壤集》中。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拼音版

shàoyáoānzhōngzhíshìyín

língtáishìxiūxiūānyóuláiwàiqiú

hánfēngzuònuǎntiānjiājǐngxiányóu

sōnghuángkāiqīngyǎntáofángchābáitóu

zheshūwèizhíwèijūntōuxiáshànggāolóu

作者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湅水乡人,世称湅水先生。宝元进士。宋仁宗末期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不久调任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废除新法。任宰相八个月后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撰有《资治通鉴》,另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