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鸳鸯场景,后两句借眼前鸳鸯的场景抒发诗人心中的愤懑之情。全诗通过叙述、比兴的手法,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1)满眼泪潸然(2)。
雌的在家雄的满天飞,到处都是罗网令人悲泣。
不须长结风波愿(3),锁向金笼始两全(4)。
不要结下风波中的情爱吧,还是锁向金笼才有平安夫妻。
(1)云罗:云似罗绮。此指如云一般广布的罗网。
(2)潸然:形容泪流不止。
(3)风波愿:鸳鸯游翔在水和风的环境。
(4)锁向金笼始两全:锁在金笼内才能互相保全。
《鸳鸯》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848年)桂管府;当时李德裕贬潮州,郑亚贬循州,而诗人则进退失据,宦途坎坷,与此同时诗人很少与家人团聚,其妻死后,又远投幕府,万里飘零,孤独哀愁,不觉潸然泪下,故写成此诗。
看到鸳鸯的分飞,又看到云罗满眼,不禁潸然落泪。诗人于此忽发痴想,谓与其长结平安游翔于风波之愿,倒不如锁向金笼反能两全。弋者多在有云雾处张网罗,令飞鸟难防。飞鸟论其本性,自然欢喜翱翔于万里长天,无拘无束,但云罗满眼,稍一不慎,即受其害。倒不如锁向金笼,虽然失去自由,但毕竟尚能两全。是无可奈何语,也是椎心刺骨语,后两句以雄鸟的口吻来写,飞鸟锁在金笼,失却自由是可悲的遭遇,可诗人却说宁愿锁向金笼,实乃更为突显鸳鸯的相爱,不愿分离,宁可以丧失自由的代价换取安稳的夫妻厮守不离,此诗赞美了鸳鸯的恩爱,但意境显得悲凄。虽然以“鸳鸯”命题,究其实不过借此以起兴,其终极目的,乃在正言反说,深言浅说,借以反映当时的政局之动荡。老实说,锁向金笼也不能两全,但锁向金笼,或有两全的可能,而飞翔于万里天,则云罗满眼,结果必然是无一幸免。二者之间如何选择,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诗人有意借此以反映当时的局势之险恶。
《鸳鸯》这是一首咏物寄慨之诗,全诗通篇叙事,质朴无华,但在平实的语言中诗人又表达了无法控制的愤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