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二

阮籍 〔魏晋〕 阮籍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怀八十二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创作的一组诗。这八十二首诗主要抒写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抒发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痛苦与愤懑之情。这组诗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二妃(1)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两位神女在江边游玩,逍遥自在随风飘荡。

交甫怀环佩,婉娈(2)有芬芳。

郑交甫把她们所赠的玉珮藏在怀中,两位神女是那样的柔婉美好怀中玉珮还留着她们的芬芳。

猗靡(3)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她们和顺缠绵表达了欢爱之情,千年万载永不会忘。

倾城(4)迷下蔡(5),容好结中肠。

她们倾城倾国的美貌可以惑阳城迷下蔡,郑交甫对她们的爱慕确是出自衷肠。

感激(6)生忧思,萱草(7)兰房(8)

因交甫的爱慕她们情感激荡而又忧思难忘,甚至想把忘忧的萱草种在闺房。

膏沐(9)为谁施,其雨(10)怨朝阳。

梳妆打扮究竟是为了谁?盼望着下雨却偏偏出了太阳。

如何金石交(11),一旦更离伤。

为什么本应是金石一般坚固的情谊,一旦化成了离别断绝的悲伤。

注释

(1)二妃:指江妃二女。江妃是扬子江神女。

(2)婉娈:柔婉美好的样子。

(3)猗靡:和顺缠绵的样子。

(4)倾城: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

(5)迷下蔡:也是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使全下蔡人着迷。

(6)感激:情感激荡。

(7)萱草:相传为忘忧草。萱,一作“谖”。

(8)兰房:即香闺,女子所居。

(9)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10)其雨:盼望下雨。

(11)金石交:金石一般坚固的交情。石,一作“磬”。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就是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

作者简介

阮籍

阮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原有集十三卷,已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今又有《阮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