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席上作

杜牧 〔唐代〕 杜牧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兵部尚书席上作》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在筵席上所作的即兴诗,前两句写诗人参加李司徒的盛会,暗含着些许不满和最终得以参加的高兴,后两句写诗人在席上忽发狂言,一时之间满座皆惊,诗人用席上众人的反映,衬托出自己的“狂言”之“狂”。这首诗语言直白,感情明确,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了诗人在这次宴会上的令人惊奇的事情,由此诗人的性情确实表露得直率、大胆又真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华堂(1)今日绮筵(2)开,谁唤分司御史(3)来?

今天在这华丽的厅堂之上摆开了盛大的筵席。是谁把我这监察御史也请来参加了呢?

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4)一时(5)

我突然口出狂言,惊动了满座的宾客,筵席边列坐的两行美丽女子也一齐转过头来。

注释

(1)华堂:华丽的厅堂。

(2)绮筵:指华贵盛大的酒席。

(3)分司御史:唐代洛阳设东都留台,杜牧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即分司御史。此为杜牧自指。

(4)红粉:即红粉佳人,此指侍宴的歌妓。

(5)回:回首。

创作背景

《兵部尚书席上作》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最早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是一首朗吟于兵部尚书李司徒筵席上的即兴之作。据孟棨《本事诗》载,杜牧任职洛阳时,李愿罢兵部尚书闲居,以声色豪奢著称洛阳。有一次他设盛宴招待朝中大臣和各界名士,因杜牧是监察御史,未敢请他。杜牧听说后便要人传话,表示愿意赴会,李愿不得已把他请来。杜牧入席后,见歌妓百余人,都是绝色佳人,便独坐南向,瞪目注视。喝完三杯酒后,向李愿发问:“听说有个叫紫云的,她是谁?”随着李愿的指点,杜牧目不转睛地看了好久,说:“果然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李愿听此“狂言”,低头一笑,众歌妓也一起掉过头来,破颜一乐,杜牧这时又自饮三杯,即席高声吟诵了这首诗,意气闲逸,旁若无人。

文学赏析

首句“华堂今日绮筵开”,“华”“绮”,两个形容词将宴会的盛大和奢华非常简洁又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句属于“赋”的手法,直接叙述和描写兵部尚书所召集的宴会。

第二句“谁唤分司御史来”,这句疑问句,是说谁把我召唤来的呢?好像并无令人叹服的地方,但如果了解到兵部尚书起初并没有邀请杜牧,只是在杜牧的要求下才补发请柬,杜牧也才得以参加如此盛大的宴会,因此这句表面无奇的诗句,其实蕴含了对兵部尚书的诙杜牧谐式调笑,或许也暗含着些许不满和最终得以参加的高兴。

第三句“忽发狂言惊满座”,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句就是典型的转折句或者语义转换句,“忽发狂言”是讲杜牧自己在宴会上起初独自饮酒一言不发,是出于被宴会的美丽的歌女和精湛的舞蹈所迷醉,还是出于对兵部尚书起初没邀请自己的不满从而冷眼给兵部尚书看,或许两者都有;在大家聚精会神欣赏歌舞的时候,杜牧突然问兵部尚书李司徒:“闻有紫云者,孰是?”意思是说,听说你这里有位叫紫云的美女,是哪位呢?并要兵部尚书把这位歌女送给自己。杜牧的性情确实令在座的客人惊诧和惊叹,从这里更能够看到杜牧作为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在情感生活方面所体现出的消极面。

第四句“两行红粉一时回”,“一时回”是说同时扭过头来看问话的人是谁。这句属于侧面描写,呼应第三句“忽发狂言惊满座”,进一步表现杜牧问话的语惊四座,特别是在达官权贵盛大聚会的时候,本该谈些高雅超凡的话题,大家都没料到身为御史的杜牧竟然有这样的涉及风月场的问话。

《兵部尚书席上作》这首诗语言直白,感情明确,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了杜牧在这次宴会上的令人惊奇的事情,由此作者的性情确实表露得直率、大胆又真实。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