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初夏

苏轼 〔宋代〕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阮郎归·初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为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写人写景细腻精致,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1)初入弦。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

碧纱窗下水沈(2)烟,棋声惊昼眠。

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3)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玉盆(4)纤手(5)弄清泉,琼珠(6)碎却圆。

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荷叶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注释

(1)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2)水沈:即“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3)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4)玉盆:指荷叶。

(5)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6)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创作背景

这首《阮郎归·初夏》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当时苏轼刚刚调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拼音版

ruǎnlángguī··chūxià

绿huáigāoliǔyànxīnchánxūnfēngchūxián

shāchuāngxiàshuǐshěnyānshēngjīngzhòumián

wēiguòxiǎofānliúhuākāirán

pénxiānshǒunòngqīngquánqióngzhūsuìquèyuán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