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

李东阳 〔明代〕 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游岳麓寺》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岳麓山。首联写岳麓山山峰高耸,盘旋而上,颔联写岳麓山上所见的近景,颈联写岳麓山上所见的远景,尾联写心中感受,含蓄地表达作者思念家与亲人的心情。此诗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有时近景与远景相交错,呈现多层次的复杂画面。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危峰(2)高瞰楚江干(3),路在羊肠(4)第几盘?

从岳麓山顶峰俯瞰湘江岸边,那山间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弯儿。

万树松杉双径(5)合,四山风雨一(6)寒。

满山松树和杉树,林中两条小路,在接近山寺处并为了一条;当风雨如晦之日,这层峦叠翠的山寺该是多么萧飒、清寒啊!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7)隔水看(8)

放眼远眺,入望尽是平沙浅草,草木的绿色一直延伸到天际;隔着湘水而望,只见孤零零的长沙城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蓟北(9)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10)独凭栏。

仿佛蓟北湘南都在自己视线之下,鹧鸪啼鸣声中独自凭栏远望。

注释

(1)岳麓寺:寺名,在长沙市岳簏山上。

(2)危峰:高峰。

(3)楚江干:此指湘江岸边。湘、鄂皆古楚国的地域。楚江,指湘江。干,岸边。

(4)羊肠:弯曲的小路。

(5)双径:两条山路从不同方向通向寺前,在此交会。

(6)僧:代指僧寺。

(7)孤城:指长沙。

(8)隔水看:即隔江看,湘江在岳麓山与长沙城之间。

(9)蓟北:泛指蓟州以北地区。蓟:地名,故地在今北京市西南。

(10)鹧鸪声里:鹧鸪的鸣声象“行不得也哥哥”,故诗人常借以表思乡之情,行役之感。

创作背景

明成化八年(1466年),二十六岁的翰林院编修李东阳陪同父亲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游岳麓寺》这首诗。

拼音版

yóuyuè

wēifēnggāokànchǔjiānggānzàiyángchángpán

wànshùsōngshānshuāngjìngshānfēngsēnghán

píngshāqiǎncǎoliántiānyuǎnluòchéngshuǐkàn

běixiāngnányǎnzhèshēngpínglán

作者简介

李东阳

李东阳

明朝内阁首辅,吴中四才子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力主宗法杜甫。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