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作者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颔联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颈联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全诗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
群峭(2)碧摩天(3),逍遥不记年。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4)。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1)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2)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3)摩天: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摩,迫近。
(4)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寻雍尊师隐居》此诗可能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当作于蜀中。由于资料不足,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