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是晚唐词人温庭钧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采用铺叙的手法来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怨,下片描写思妇遥想边塞风物,更加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全词感情真挚,耐人寻味。
汉使(2)昔年离别。攀弱柳(3),折寒梅(4),上高台(5)。
长叹愁思,与你离别之情,攀爬在稀疏的柳枝上、折断的梅枝上、还有西部的楼台上,难舍难分。
千里玉关(6)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7)一声愁绝,月徘徊(8)。
千里之外的边关覆盖在春雪里,远去的雁群已经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那长叹愁思,只有月亮的影子在西北戈壁滩上徘徊。
(1)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这里列举一体,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四平韵为主,三仄韵借叶。
(2)汉使:本指汉朝出使西域的官员,这里泛指远戍西陲的将士。
(3)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4)折寒梅:折梅花以赠远人。南朝宋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5)上高台:登台遥望,以寄乡思。
(6)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
(7)羌笛: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8)月徘徊:意谓月亮也被凄怨的笛声所感动而在空中徘徊。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此篇是为汉朝和番出塞的女子留恋家乡,万不得已而去,到了边关以后长年思念故土,乡愁日深,无法排解创作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