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

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

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拔剌红。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

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这首寄给友人元稹的诗可概括为白居易晚年心境与哲思的抒发之作。全诗分三部分,前四句叙事,诗人于公务之余,邀友携妓泛舟湖上,自得其乐;中间六句描绘太湖冬景,从远及近,色彩鲜明,动静相宜,展现出自然之美与诗人的随顺心态;后六句抒情,通过寄诗好友元稹,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深远,情感恬淡,体现了诗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思想,融合了儒家知命独善与佛道空寂无为思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3)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

湖面上烟波浩渺,云帆点点,处处水道相通,小船悠然前行,仿佛飘入了无边的虚空之中。

玉杯浅酌(4)初匝(5)金管(6)徐吹曲未终。

我们轻轻举起玉杯,浅尝美酒,第一轮巡酒刚刚结束,悠扬的金管乐声便缓缓响起,乐曲尚未达到高潮。

黄夹缬(7)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黄绿色的树林中夹杂着斑斓的彩叶,在寒意中依然挺立;太湖水面清澈如碧琉璃,没有一丝风动,平静无波。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拔剌红。

避让着船帆的白鹭翩翩飞舞,羽毛洁白如雪;突然响起的鼓声惊得鱼儿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道红色的弧线。

涧雪压多松偃蹇(9),岩泉滴久石玲珑(10)

山涧中积雪厚重,压得松树弯曲而坚韧;岩石间泉水滴落,经年累月,将石头雕琢得玲珑剔透。

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11)

我在此留下笔墨,将今日之事记于湖上之石,又吟咏新诗,寄托给远在浙东的你。

军府(12)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

军府的威严与风采,我沿途所见皆显盛况,而太湖与浙东的江山美景,其气韵风貌定是相同的。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告诉你一件你定会羡慕的事,那就是我在皓月当空之下,连续五晚都沉浸在这清澈宁静的太湖波光之中。

注释

(1)泛:泛舟。

(2)微之: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密友,其诗与白齐名,世称“元白”。

(3)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4)巡:饮酒一轮。

(5)初匝:第一圈,第一巡。匝,一周,一圈。

(6)金管:指饰金的管乐器。

(7)黄夹缬:形容秋树斑斓的色彩。夹缬,染色锦。

(8)拨剌:象声词,形容鱼跳水面的声音。

(9)偃蹇:屈曲的样子。

(10)玲珑:形容太湖石结构奇巧,孔穴明晰。

(11)浙东:指越州(今浙江绍兴)。元稹当时为浙东观察使。

(12)军府:指观察使任上的元稹府署。

创作背景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这首寄给元稹的诗作于宝历元年(825),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元稹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

拼音版

fàntàishūshìwēizhī

yānzhǔyúnfānchùchùtōngpiāoránzhōushìkōng

bēiqiǎnzhuóxúnchūjīnguǎnchuīwèizhōng

huángjiāxiélínhányǒuliúshuǐjìngfēng

fēipiānfānbáijīngtiàohóng

jiànxuěduōsōngyǎnjiǎnyánquánjiǔshílínglóng

shūwèishìliúshàngyínzuòxīnshīzhèdōng

jūnwēiróngcóngdàoshèngjiāngshāndìngzhītóng

bàojūnshìjūnyīngxiàn宿chénghàoyuèzhō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