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汉宫春·立春日》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立春日习俗,表达自己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往复回旋,含蓄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1)无端(2)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3),料今宵梦到西园(4)(5)未办,黄柑荐酒,更传(7)青韭堆盘?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8)(9)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10)。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11)生怕(12)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13)先还。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

(1)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

(2)无端:平白无故地。

(3)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

(4)西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5)浑:全然。

(6)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

(7)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

(8)薰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

(9)更:何况。

(10)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

(11)解连环: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12)生怕:最怕,只怕。

(13)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创作背景

《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今镇江),刚刚成家。邓广铭先生在《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

拼音版

hàngōngchūn··chūn

chūnguīláikànměiréntóushàngniǎoniǎochūnfānduānfēngwèikěnshōujìnhánniánshíyànliàojīnxiāomèngdào西yuánhúnwèibànhuánggānjiànjiǔgèngchuánqīngjiǔduīpán

quèxiàodōngfēngcóngbiàn便xūnméirǎnliǔgèngméixiēxiánxiánshíyòuláijìngzhuǎnbiànzhūyánqīngchóuduànwènrénhuìjiěliánhuánshēngjiànhuākāihuāluòzhāoláisàiyànxiānhuán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