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宋代〕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西溪无相院》是宋代诗人张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颔联从小处、近处着墨,使诗情飞动;颈联仍然写景,但通过人这个主体来写;尾联用逆挽虚收法,拓出另一番想象的世界。全诗几乎都在写景,把情浸入景中,绘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颇具生机和情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积水涵虚(3)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秋雨过后,湖水上涨,白茫茫的,水色与天色同样清澄;溪边的人家,静悄悄的,仿佛浮卧在水边,与水相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4)声。

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归来,刺开了水草,发出沙沙的响声。

入郭僧寻(5)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远远的红尘之中;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6)碍月生。

骤雨收歇,已足使这一派秋色更为迷人;岸边的芦苇,请不要再长,免得妨碍我欣赏明月东升。

注释

(1)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

(2)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3)涵虚:宽广清澄。

(4)棹:《安陆集》作“草”。

(5)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6)修芦:修长的芦苇。

创作背景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到过华州。时张先已年过六十,然精力旺盛,诗兴不衰。《题西溪无相院》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华州时一次游览后创作的。

拼音版

西xiàngyuàn

shuǐhánshàngxiàqīngjiāménjìngànhénpíng

píngchùjiànshānyǐngxiǎotǐngguīshíwénzhàoshēng

guōsēngxúnchénguòqiáorénjiànzhōngxíng

píngzàntiānqiūfàngxiūàiyuèshēng

作者简介

张先

张先(张三影)

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曾以词中巧用三"影"字,人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