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上卢桥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平乐·题上卢桥》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该词上片写景含情,下片兴叹说理。词人把因上卢桥附近的自然形势而产生的人间兴亡和自然变化的感叹表现得令人信服、引人遐想,体现出情、景、理高度统一时的艺术魅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清溪奔快,不管(1)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2)溪山襟带。

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古今陵谷(3)茫茫,市朝(4)往往耕桑(5)。此地居然形胜(6),似曾小小兴亡。

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

注释

(1)不管:不许。

(2)更著:再加上。

(3)陵谷:高山深谷。

(4)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

(5)耕桑:田地。

(6)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创作背景

1181年冬天(宋淳熙八年),辛弃疾42岁,由于王蔺等人的弹劾而被罢官,归居上饶。《清平乐·题上卢桥》此词当作于词人闲居上饶时期,内容主要写上卢桥一带形势景致,借以生发议论,提醒时人应以世之兴亡为念。

拼音版

qīngpíngyuè··shàngqiáo

qīngbēnkuàiguǎnqīngshānàiqiānpánpánpíngshìjiègèngzhuóshānjīndài

jīnlíngmángmángshìcháowǎngwǎnggēngsāngránxíngshèngcéngxiǎoxiǎoxīngwáng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