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秋风夜渡河》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抑制愤激的笔调,描写胡地秋寒,戍边将士孤军转战的艰苦,以及功多反而获罪的不公平现象,寄寓着作者对边疆爱国将士深深的同情和对朝廷是非不分的强烈不满。全诗叙事议论,皆有所指,增强了诗的说服力,读来颇为震撼人心。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1)桑。
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
遥见胡地猎,鞴马(2)宿严霜。
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边塞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
五道分兵去(3),孤军百战场(4)。
在战场上,兵士们被分成五路作战,将军孤军奋战,身经百战。
功多翻下狱(5),士卒但心伤。
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想起这,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
(1)雁门:唐代州属县,县有西陉关,即雁门关,为边防重地,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2)鞴马:指战马不卸鞍鞴,以备不虞。鞴,即把鞍辔等套在马上,装束马匹。
(3)五道分兵去:《汉书·匈奴传》载,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遣御史大夫田广明等五将军,分别自西河、张掖、云中、酒泉、五原同时出兵以伐匈奴。这里借指唐诸军分道出兵。
(4)孤军百战场:《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这里指将军孤军迎敌,百战不衰。
(5)功多翻下狱:《汉书·张冯汲郑传》载,西汉云中郡太守魏尚善养士卒,多谋善战,功多未受重赏,反而因一次上报杀敌人数,差了六名,被关进狱中。此用其事。翻,反而。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这首诗当是诗人漫游河东时所作,《乐府诗集》中题为《塞下曲》其一。由于王昌龄有边塞生活的经历,所以他的边塞诗都是纪实之作,即使是一些借边塞之事以抒发情怀的作品,也是以他边塞生活的体验为基础的。由于封建时代军队的性质,即使是在基本上是正义的战争中,军中的矛盾仍然存在。像王昌龄这样的有识之士,在边塞生活中,不仅看到了广大官兵轻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热情,更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军中黑暗的现实:军官腐败,战士艰苦,上下苦乐不均;朝庭失策,统帅无能,战而无功,不能求得边境的安宁,使战争旷日持久,使士兵和后方亲人长久地忍受着征戍离别之苦。为此,王昌龄曾在诗中流露过对安边良将的渴盼。更让人愤慨和不能接受的是,真正能为国立功的才干卓越的将士,却常常受到压抑、打击,甚至残害。这首诗即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真实反映。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这首《塞上曲》写的是一位在艰难作战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功勋,反被黜下狱的将军的不幸遭遇。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并交待出时间、地点以及诗中人物的行动。时值秋季,又是在一个夜晚,雁门关上,一伙军马连夜过河。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塞外的秋天,本来就已经非常寒冷了,秋天的夜晚,就更让人寒凉难耐。在这样的环境描写中,诗人只想突出一个“寒”字,因此他没有用更多的景物来大加渲染,只用秋风夜啸,造成寒风彻骨的氛围,使读者联想到,在这样寒冷的秋天的夜晚,渡过冰凉的河水该是何等的艰苦。
“遥见胡地猎,精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遥遥望去,夜色朦胧中见胡人一队出猎的人马。大军夜渡,顶着劲风,踏着冰凉的河水,当然不是为了去观猎。再看他们,也并没有胡人出猎的那种轻松愉快。夜营时仍是全副武装,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随时可以出发。接下来两句,则道出了这队人马的真正来意。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汉宣帝曾遣五路人马去讨伐匈奴的古事,使读者知道了这路人马也是来打击这些胡人,抵御外辱的。“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最后一句才是揭示这首诗主旨的关键之所在。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敌我交锋的过程,但“功多”句已表明这场战争是胜利了,而从“孤军百战场”中,又可看出这场战争是多么艰难,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艰难环境中,率孤军奋战,并且取得了胜利的有功之臣,却反被下狱问罪,难怪士卒要为之心伤了。
诗中前四句对胡地秋寒、部队宿营场面的描写颇有悲凉慷慨之气,正是有了这四句的蓄势,才使得后面的转战愈显艰苦,有功获罪让人更感不平。全诗叙事议论,皆有所指,增强了这首诗的说服力,寄寓着作者对边疆爱国将士深深的同情和对朝廷是非不分,赏罚不公,有功不赏的强烈不满,读来颇为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