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岑参 〔唐代〕 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所写是幕府中闲静的生活,首联点出“闲”,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闲静生活和闲适情调;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这首诗写近景刻画入微,写远景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公府(3)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公府之中每日无事可办,我们同僚只是觉得清闲。

草根侵柱础(4),苔色上门关(5)

野草根根扎到柱下基石,青苔片片已将大门爬满。

饮砚(6)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砚水之中时而掠过鸟影,卷起帘子面对青天群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7)

新的诗作至今尚未吟成,昨天夜间又在梦中东还。

注释

(1)李判官:指当时封常清幕下判官李栖筠。

(2)使院:即北庭节度使的官署。

(3)公府:即岑参及其同僚的办公处。

(4)柱础:柱子的基石。

(5)门关:门闩。

(6)饮砚:鸟影掠过,如饮砚水。

(7)东还:东归。诗人在西北边塞,故云。

创作背景

唐天宝十三载(754年),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首诗即是与同僚李栖筠的酬和之作。当时值封常清受降回军之后,北庭一带暂时安定无事。《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期间幕府中闲静的生活。

拼音版

jìngchóupànguānshǐ使yuànshìjiànchéng

gōngshìzhǐshìxián

cǎogēnqīnzhùchǔtáishàngménguān

yǐnyànshíjiànniǎojuǎnliánqíngduìshān

xīnshīyínwèizuómèngdōnghuán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