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对王昭君离汉出塞远嫁匈奴的哀怜,第一首诗重点阐明了制造昭君悲剧的主要原因。
汉家秦地(1)月,流影照明妃(2)。
秦汉时长安上空的月亮照在昭君的身上,留下影子。
一上玉关(3)道,天涯去不归。
踏上去玉门关的道路,就将远赴天涯难以归来。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月亮还是在东方升起,可昭君远嫁西方却没有归期。
燕支(4)长寒雪作花,蛾眉(5)憔悴没胡沙(6)。
在终年严寒的燕支山只能把雪当作花,美丽的昭君在胡地的风沙中逐渐憔悴了。
生乏黄金枉图画(7),死留青冢(8)使人嗟。
生前因为没有黄金送人,画师将她故意画丑,死后留下青冢,也让人禁不住叹息。
(1)秦地:指长安。
(2)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3)玉关:即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唐王维有“春风不度玉门关”(《送元二使安西》)。
(4)燕支:指燕支山。
(5)蛾眉:细长而弯的眉毛,多指美女。
(6)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7)枉图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8)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唐天宝十一载至十二载(752—753)间,李白离开幽州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李白一生有着两度做官,屡遭谗毁;三度漫游,漂泊流浪的生活经历,因而他的诗作中也大多体现出他从这个经历中形成的思想感情。这组诗虽然是歌咏昭君的诗,但也饱含了他的这种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