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元旦

鲁迅 〔近代〕 鲁迅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二十二年元旦》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人民生活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深切的爱;对不顾民族危亡那些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大众深切的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云封(1)高岫(2)(3)将军(4)霆击(5)寒村(6)下民(7)

云雾弥膜笼罩住高山峻岭,将军们躲进岩洞发号施令;国民党战机轰炸把村落移位平地,遭受杀戮的全是无辜百姓。

到底不如租界(8)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上海的租界依然歌舞升平,没有轰炸用不着胆战心惊;吃炮了牛排色翅红茶绿酒,打牌声里混过了又一新春。

注释

(1)云封:云雾弥漫、笼罩的意思。

(2)高岫:山峰、山峦。暗指江西庐山。

(3)护:保护。

(4)将军:指国民党蒋介石。1932年5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剿共”总部,亲任总司令,召开反共会议,动员五十万军队,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5)霆击:雷霆轰击。

(6)寒村:贫穷的农村。

(7)下民:小民,老百姓。

(8)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租借”给他们统治管辖的地区。这里指上海的各国租界。

创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二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面对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不抵抗,国民政府官员的争权夺势、腐败和对民众的压制,以及上海十里洋场、租界内人们的醉生梦死,鲁迅有感而发,写下了《二十二年元旦》此诗。

拼音版

èrshíèrniányuándàn

yúnfēnggāoxiùjiāngjūntíngháncūnmièxiàmín

dàojièhǎopáishēngyòuxīnchūn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