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苑》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国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宜春苑的现状,第三、四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河恢复无望的痛苦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
在旧宋门外,俗名东御园。
宜春苑在旧宋门之外,俗称东御园。
狐冢(1)獾(2)蹊(3)满路隅(4),行人犹作御园(5)呼。
宜春苑已经遍布坟墓和狐獾洞穴,但是过路人仍以东御园称呼这里。
连昌(6)尚有花临砌(7),断肠宜春寸草无。
当年的连昌宫台阶还存几束残花,而这里却寸草不生让人肝肠寸断。
(1)冢:坟墓。
(2)獾:一种小野兽,善于掘土为穴。习惯在废墟、坟墓之中居住。
(3)蹊:小路。
(4)隅:角落。靠边的地方。
(5)御园:皇帝的花园。
(6)连昌:即连昌宫,唐代宫殿名,唐代皇帝行宫之一,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安禄山乱起,久废不启。
(7)砌:阶。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以记沿途闻见,这首诗是其中第十一首。范成大使金日记《揽辔录》记载说:“丁卯过东御园,即宜春苑也,颓垣荒草而已。”诗人看到昔日繁华的京都已满目荒凉、颓败不堪时,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宜春苑》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