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碛

岑参 〔唐代〕 岑参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过碛》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日夜西行时,眼前看到的景色、直觉构成的印象和内心触发的感受。前二句写眼前所见,后二句写心中感受。结构浑然一体,第二句回应第一句,第三句又直承第二句,第四句则宕开诗笔,另拓诗境。全诗真实、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独特环境中所看到的独特景色、所产生的独特感受,体现出作者低迷困惑的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黄沙(1)(2)里客行迷,四望云天(3)直下低(4)

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四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

(5)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6)

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注释

(1)黄沙:指沙漠地区。唐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2)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

(3)云天:高空。《庄子·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4)直下低:往下低落。

(5)言:说。

(6)行到安西更向西:此沙漠当在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今新疆库车)以东,故有此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之职。《过碛》此诗当作于他这次出塞赴安西途经沙漠之时,时间大约在天宝九载(750年)。

拼音版

guò

huángshāxíngwàngyúntiānzhíxià

wèiyánjìntiānháijìnxíngdàoān西gèngxiàng西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