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陈师道 〔宋代〕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后山集》中。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钟声中夕阳的西沉,是感喟的触媒。第三、四两联说老境将至,好景不常,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此诗清淡高致、内涵深蕴,是作者诗学杜甫的瘦劲浑厚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平林(1)广野(2)骑台(3)荒,山寺(4)钟鸣报夕阳。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5)自生(6)今日意(7)寒花(8)只作去年香。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巾欹(9)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10)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落木(11)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12)更须忙(13)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注释

(1)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2)广野:广阔的原野。

(3)骑台:指戏马台。

(4)山寺:即云龙山上的台头寺。

(5)人事:人世上各种事情。

(6)自生:自然生发出。

(7)今日意:指九日登高怀远执意。

(8)寒花:指菊花。

(9)巾欹:头巾倾斜。

(10)石作肠:铁石心肠。

(11)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12)此日:重九节这一日。

(13)更须忙:自古皆有重九,而诗人在重九这一日,更是携朋邀侣登高赋诗忙个正欢。这是一种很风趣的说法。

创作背景

元祐四年(1089年),陈师道在徐州任州学教授,《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这首诗即是在这段时期的一首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

拼音版

yùnjiétuījiǔdēngnánshān

pínglínguǎng广táihuāngshānzhōngmíngbàoyáng

rénshìshēngjīnhánhuāzhǐzuòniánxiāng

jīngèngjuéshuāngqīnbìnmiàofángshízuòcháng

luòbiānjiāngjìnshēngèngmáng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