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后山集》中。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钟声中夕阳的西沉,是感喟的触媒。第三、四两联说老境将至,好景不常,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此诗清淡高致、内涵深蕴,是作者诗学杜甫的瘦劲浑厚之作。
平林(1)广野(2)骑台(3)荒,山寺(4)钟鸣报夕阳。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5)自生(6)今日意(7),寒花(8)只作去年香。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巾欹(9)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10)。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落木(11)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12)更须忙(13)。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1)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2)广野:广阔的原野。
(3)骑台:指戏马台。
(4)山寺:即云龙山上的台头寺。
(5)人事:人世上各种事情。
(6)自生:自然生发出。
(7)今日意:指九日登高怀远执意。
(8)寒花:指菊花。
(9)巾欹:头巾倾斜。
(10)石作肠:铁石心肠。
(11)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12)此日:重九节这一日。
(13)更须忙:自古皆有重九,而诗人在重九这一日,更是携朋邀侣登高赋诗忙个正欢。这是一种很风趣的说法。
元祐四年(1089年),陈师道在徐州任州学教授,《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这首诗即是在这段时期的一首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