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

韩翃 〔唐代〕 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宿石邑山中》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全诗意境幽美,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浮云(2)(3)此山齐,山霭(4)苍苍(5)(6)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晓月(7)(8)(9)树里,秋河(10)隔在数峰西。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注释

(1)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2)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3)共:同,与。

(4)山霭: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5)望:一作“翠”。

(6)迷:分辨不清。

(7)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8)暂:短暂,突然。

(9)高:一作“千”。

(10)秋河:秋夜的银河。

创作背景

韩翃的生卒年暂无法确考,《宿石邑山中》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它大概是韩翃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

拼音版

宿shíshānzhōng

yúngòngshānshānǎicāngcāngwàngzhuǎn

xiǎoyuèzànfēigāoshùqiūzàishùfēng西

作者简介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