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十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小国寡民(1)使(2)什伯之器(3)而不用,使(2)重死(4)而不远(5)。虽有舟(6),无所乘之;虽有甲兵(7),无所(8)之。使(2)民复结绳(9)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认为他们的食物可口,服装美丽,居所安定,民俗欢愉。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xiǎoguóguǎmínshǐ使yǒushénzhīéryòngshǐ使mínzhòngéryuǎnsuīyǒuzhōusuǒchéngzhīsuīyǒujiǎbīngsuǒchénzhīshǐ使mínjiéshéngéryòngzhīzhìzhìzhīgānshíměiānlínguóxiāngwàngquǎnzhīshēngxiāngwénmínzhìlǎoxiāngwǎnglái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