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劳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古诗,所写的是出卖苦力的劳工的艰难生涯。前四句写暑天长期无雨,云头尘土飞扬,深堂挥汗如雨,干旱酷热。中四句言“负重民”,身冒酷暑,奔走长街,衣不蔽体,弯腰负重,承受着惨重的劳累,换钱来养活儿女。后四句以富人家的牛马来与劳工对比,牛马能在高树下乘凉避暑,劳工哪有这种福气。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
暑天三月(1)元无雨,云头不合(2)惟飞土。
夏季的三个月都没有下雨,只见飞土不见云阴覆盖。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厅堂清静原想午睡一会儿,结果稍稍动弹便汗如雨下。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3)长彀(4)十石(5)弩。
突然想起街上苦工最惨,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
半衲(6)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7)饱儿女。
一生就靠缝补过的破旧衣服度过,为了养儿活女只能下苦力挣钱。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8)。
有钱人的牛马系在树荫歇息,只害怕牛马晒病,不能开耕。
天工(9)作民(10)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老天爷生育一个人,历时既久又不容易,谁知还不如牛马有福气。
(1)暑天三月:夏季的三个月。
(2)合:合拢,指云阴覆盖。
(3)骸:骨。
(4)彀:张满弓弩。
(5)石: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十石,极言费力之大。
(6)衲:缝补,这里指缝补过的破衣服。
(7)以力受金:犹言下苦力挣钱。
(8)犯炎酷:指因炎热而受扰或被晒伤。
(9)天工:一作「天公」,指造物者。
(10)作民:作育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