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歌

张耒 〔宋代〕 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劳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古诗,所写的是出卖苦力的劳工的艰难生涯。前四句写暑天长期无雨,云头尘土飞扬,深堂挥汗如雨,干旱酷热。中四句言“负重民”,身冒酷暑,奔走长街,衣不蔽体,弯腰负重,承受着惨重的劳累,换钱来养活儿女。后四句以富人家的牛马来与劳工对比,牛马能在高树下乘凉避暑,劳工哪有这种福气。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暑天三月(1)元无雨,云头不(2)惟飞土。

夏季的三个月都没有下雨,只见飞土不见云阴覆盖。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厅堂清静原想午睡一会儿,结果稍稍动弹便汗如雨下。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3)(4)(5)弩。

突然想起街上苦工最惨,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

(6)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7)饱儿女。

一生就靠缝补过的破旧衣服度过,为了养儿活女只能下苦力挣钱。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8)

有钱人的牛马系在树荫歇息,只害怕牛马晒病,不能开耕。

天工(9)作民(10)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老天爷生育一个人,历时既久又不容易,谁知还不如牛马有福气。

注释

(1)暑天三月:夏季的三个月。

(2)合:合拢,指云阴覆盖。

(3)骸:骨。

(4)彀:张满弓弩。

(5)石: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十石,极言费力之大。

(6)衲:缝补,这里指缝补过的破衣服。

(7)以力受金:犹言下苦力挣钱。

(8)犯炎酷:指因炎热而受扰或被晒伤。

(9)天工:一作「天公」,指造物者。

(10)作民:作育人类。

拼音版

láo

shǔtiānsānyuèyuányúntóuwéifēi

shēntángrénshuìdòngérxiānhàn

liánzhǎngjiēzhòngmínjīnháizhǎnggòushíshí

bànzhēbèishìshēngshòujīnbǎoér

rénjiāniúgāowéikǒngniúfànyán

tiāngōngzuòmínliángjiǔjiānshuízhīniú

作者简介

张耒

张耒

北宋大臣、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崇宁五年冬至大观元年(1106—1107)左右,归居淮阴。晚年留居陈州(今河南淮阳)。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张耒擅长诗词,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