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种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点明是暮春时节,写牡丹的栽种和开花;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全诗选材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内涵邃深,讽刺意味浓烈,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地揭示了统治者腐朽的生活本质。
莲(1)枝未长秦蘅(2)老,走马(3)驮金斸(4)春草(5)。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水灌香泥(6)却月盘,一夜绿房(8)迎白晓(9)。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10)醉语(11)园中烟,晚华已散(12)蝶又阑(13)。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梁王(14)老去罗衣(15)在,拂袖(16)风吹蜀国弦(17)。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归霞(18)帔拖(19)蜀帐(20)昏,嫣红(21)落粉(22)罢承恩(23)。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檀郎谢女(24)眠何处?楼台(25)月明燕夜语。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1)莲:指水中荷花。
(2)秦蘅:香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3)走马:骑马驰逐。走:跑。
(4)斸:挖掘,砍。
(5)春草:指牡丹。
(6)香泥:芳香的泥土。
(7)却月盆:半月形的花盆。
(8)绿房:指含苞的花蕾。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
(9)迎白晓:迎着黎明开放。白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10)美人:指贵族男女。
(11)醉语:醉后的胡言。
(12)散:花开之后,花瓣松散。
(13)阑:稀少。
(14)梁王: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一说梁王是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
(15)罗衣:原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此指牡丹的花叶。
(16)拂袖:掠过衣袖;舒展衣袖。
(17)蜀国弦:乐府相和歌辞名。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
(18)归霞:即晚霞,这是李贺特有的一种用词方式。
(19)帔拖:晚霞拖曳着的长长影子。一说花瓣摇曳欲坠的样子。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归霞帔拖,写残花之景,像衣帔下垂。
(20)蜀帐:指用精美的蜀锦制成的护花帷幕。
(21)嫣红:艳美的牡丹花。嫣,同蔫,指花凋萎。
(22)落粉:卸妆。指花朵枯萎。
(23)承恩:受到恩宠,蒙受恩泽。
(24)檀郎谢女:泛指游玩赏花的贵族青年男女。檀郎:指晋朝文人潘岳。谢女:犹谢娘。唐人惯用来泛指少女。
(25)楼台:当年观花处。
唐贞元、元和之际,京都贵族赏玩牡丹成风,为此挥霍大量金钱。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诗人李贺写下《牡丹种曲》这首诗对此事进行了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