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灯

李昪 〔唐代〕 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灯》是五代南唐先主李昪9岁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徐温对他的关怀爱护和养育之恩,他将知恩图报的心愿写进诗中。诗里描写了主人细心呵护,不让油灯被冷风侵掠,勤于挑拨,油灯也就尽心尽力,燃亮自己,报答主人的恩情。诗风古朴,言语直白,有所寄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点(1)分明值万金,(2)(3)怕冷风(4)

灯光虽然小,但十分明亮,比万两黄金还珍贵。点燃灯光时只怕冷风刮来,需要主人的细心与呵护。

主人若也勤挑拨(5),敢向(6)前不尽心。

正是由于主人细心呵护,不让油灯被冷风侵掠,勤于挑拨,油灯也就尽心尽力,燃亮自己,报答主人的恩情。

注释

(1)一点:指灯光。

(2)开:点燃时。

(3)惟:只。

(4)侵:刮入。

(5)勤挑拨:灯芯由麻线做成,燃烧一段时间后,就成为黑炭状态,需要人及时去挑拨掉,才不至于冒黑烟,发出明亮的光芒。

(6)尊:地位或辈位高的人,与卑相对。《韩非子·有度》:“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创作背景

李昪出身微贱,自幼便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流浪,六岁时,父亲李荣即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独自浪迹濠州,时逢吴太祖杨行密攻克濠州,见奇其状貌,欲收其为养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李昪有幸被杨行密重臣徐温收养,取名徐知诰,时九岁,每想起年幼的颠沛流离和徐温对其的关爱故做此诗,以表达对徐温的感激之情。

拼音版

yǒngdēng

diǎnfēnmíngzhíwànjīnkāishíwéilěngfēngqīn

zhǔrénruòqíntiāogǎnxiàngzūnqiánjǐnxīn

作者简介

李昪

李昪

南唐开国皇帝

李昪(889—943),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全唐诗》存诗1首、酒令2句。

李昪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