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怀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日寄怀》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永乐闲居后期,写家贫无酒可以消愁,也无知音可以相慰藉;汲引无门,前途渺茫,有年华已逝之叹。抒发了诗人长期闲居生活的寂寞苦闷和岁月蹉跎、仕进无路的伤感悒郁。全诗在清爽流利的格调中寄寓着沉痛郁结的情怀,春日的花月青草也都成了这种情怀的反托或触媒。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世间荣落(1)(2)逡巡(3),我独丘园(4)(5)四春(6)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纵使(7)有花兼有月,可堪(8)无酒又无人(9)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青袍(10)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欲逐风波(11)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12)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注释

(1)荣落:荣显和衰落。

(2)重:甚,很。

(3)逡巡:顷刻、急速。

(4)丘园:家园,乡里。

(5)坐:渐、行将。

(6)四春:四年。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7)纵使:即使。

(8)可堪:岂堪。

(9)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与“无人”同慨。又,冯引一本作“更”。袁彪说:“无酒无人,反不如并花月而去之。二语沉痛。”

(10)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字,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应上“四春“。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11)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

(12)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创作背景

唐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在登进士第两年后应吏部试,授秘书省校书郎(九品),算是正式踏上了仕途,但不久受到牛(僧儒)党的排挤而外调弘农尉,由中央清要之职而地方趋奉之佐吏,不久因平反冤狱而触怒上司,自请去职。唐武宗即位,李党的首领李德裕为相,李商隐回京仍任秘书省正字。会昌二年(842),李母去世,他服丧四年后于会昌五年秋返京,仍居九品旧职。返京前他曾作《春日寄怀》一诗,抒写心中的苦闷与希望,时年三十五岁。

拼音版

chūnhuái怀

shìjiānróngluòzhòngqūnxúnqiūyuánzuòchūn

zòngshǐ使yǒuhuājiānyǒuyuèkānjiǔyòurén

qīngpáoshìcǎoniánniándìngbáixīn

zhúfēngqiānwànwèizhīdàolóngjī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