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

刘基 〔明代〕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苦斋记》本文出自《诚意伯文集》,是明代文学家刘基为朋友章溢的书斋所作的记。作者围绕一个“苦”字,横说竖说,发人深省。文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辨证的观点。文章末尾写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文短意丰,见解独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苦斋者,章溢(1)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2),覆之以(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4)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5)皆苍石,岸外而臼中(6)。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于是鲜支(7)、黄蘗、苦楝(9)侧柏(10)之木,黄连、苦杕(11)亭历(12)苦参(13)钩夭(14)之草,地黄(15)游冬(16)(17)(18)之菜,(19)(20)草斗(21)之实,楛竹之笋(22),莫不族布(23)罗生(24)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25)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26)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27),其源沸沸汩汩(28)瀄滵(29)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30)小鱼,状如吹沙(31),味苦而微辛(32),食之可以清酒(33)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葴、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去人(34)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35)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36)茹啖(37)其草木之(38)实。间则蹑屐(39)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40)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41)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42)燕坐(43)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44)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45)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46),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47),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48),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49),虽欲效野夫贱隶,(50)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51)而不可得,(52)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

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53)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54),无亦犹是也夫?”

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刘子(55)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注释

(1)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

(2)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

(3)茆:同“茅”,茅草。

(4)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

(5)崿:山崖。

(6)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

(7)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

(8)黄蘖: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

(9)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

(10)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

(11)苦杕:不详。

(12)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

(13)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

(14)钩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

(15)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

(16)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

(17)葴:即酸浆草,也叫“苦葴”。

(18)芑:一种苦菜。

(19)槠:常绿乔木,种子可食。

(20)栎: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

(21)草斗:栎树的果实。

(22)楛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

(23)族布:成丛地分布。族:众。

(24)罗生:罗列生长。

(25)能已:已:治。

(26)槚荼:苦茶树。荼,“茶”的古字。

(27)啮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侵蚀。一共有三种意思,一是“咬”,二是“缺口”,三是“侵蚀”

(28)沸沸汩汩:沸沸:水腾涌的样子。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

(29)瀄滵:水疾流的样子。

(30)斑文:有花纹的。

(31)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

(32)微辛:有一点辛辣。

(33)清酒:醒酒。

(34)去人:离开人住的地方。

(35)窊:低洼地。

(36)启陨箨以蓺粟菽:启:开辟,扫除。陨箨:落下的笋壳。艺:种植。菽:豆类。

(37)茹啖:吃。

(38)荑:草木始生的芽。

(39)蹑屐: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

(40)拊:击打。

(41)相为倚伏:互相依存。

(42)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

(43)燕坐:安坐。

(44)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

(45)重:双层。

(46)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这里指仆役。

(47)艾:尽,停止。

(48)疏粝:指粗劣的饭食。

(49)御蓬藋:御:用。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

(50)跼:曲,屈。

(51)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52)庸:岂。

(53)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

(54)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

(55)刘子:作者自称。

创作背景

元朝末年,刘基和宋濂、章溢、叶琛结庐匡山,世称“浙西四贤”,他们在此著书立说,关注民生。刘基在匡山驻留较长时间,赋有大量诗文,《苦斋记》就是在匡山时章溢请刘基写的书斋记。

文学赏析

《苦斋记》是一篇描述山川景物人事的杂记文。此文中作者以深沉的笔调、古朴的艺术风格描写了章溢隐居之室的结构、地理位置、人物活动环境及其言行,并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淋滴尽致地表现章溢“以苦为乐,乐于吃苦”的情操志趣。

文章标题的词头是一个“苦”字。第一自然段,开笔紧扣“苦”字,交代了“苦”的主人,点明了“苦寄”的简,继而详写了苦斋的恶劣环境。第二自然段,紧接上文进一步具体述写草木、菜果、蜜、鱼等物之苦。这是以实物进行侧面暗示“苦斋”命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追叙了创建“苦斋”的原由、经过以及章溢在苦斋生活的概况,从而表现他的苦乐志趣。第四自然段,通过记章溢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创建“苦斋”的思想根源。第五自然段,总结一笔,点明《苦斋记》的由来,既照应了标题又照应了文章开头。《苦斋记》的行文内容紧扣一个“苦”字,层层推进地照应了标题;首与尾珠联璧合,前呼后应。

文章运用了烘托的侧面描写手法。第一自然段,开笔以极简的语言引出人物(章溢)并点示了其隐居生活的具体地点(苦斋)。作者不是顺笔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把苦斋作为立足点,略写一笔后,再由近及远地详写了苦斋生活的自然环境:匡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嶙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先给人以险恶偏僻的感觉。接着写:“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又给人以贫瘠,生活其间一定很苦的感觉。实际上,上述的自然环塊描写从侧面间接地烘托出章溢形象,表现了其“乐于吃苦,吃苦为乐”的情操志趣。

这篇文章白描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从写法上着眼,白描是以叙述进行描写的一种技法,很难找出两者的严格区别。文章第三自然段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典型例子。此段开头一句,交代了章溢创“苦斋”的由来。“远”与“窊”点明“苦斋”的偏僻位置;“惟”与“乐”,突现了人物的兴趣;“晨昏”说明游山的辛苦。接着紧扣“苦与乐”来写:“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生活太清苦了,然而却苦中寻乐一一“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或“拊石而和”“樵歌”。末一句“人莫知其乐也”,画龙点睛之笔,力现章溢超脱一般封建知识分子的情操志趣。这段白描文字,不设喻,没有什么形容修饰的言词,却塑造了章滋饱满的形象,展现了他以苦为乐,苦练意志的精神境界。全段不足百字,行文自然真切,余味无穷。

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了个性化的对话描写。第四自然段叙写了章溢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这是章溢对“苦”与“乐”相互关系的看法揭示了他隐居山林艰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基础。第二层:“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章溢指出当今膏粱之子贪图享乐所造成的必然恶果:一旦遇到逆境就无法生活,昔日之乐变为今日之苦。表现了章溢看待生活的尖锐性、深刻性。第三层:“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对话引经据典,足以说明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厚重的文化修养,同时暗写了章溢“乐于苦,苦为乐”的心机在于艰苦磨炼自己,伺机推翻元统治,复兴汉地主阶级王朝。全段对话符合章溢封建士人的阶级身份,对塑造章溢形象,表现其情操志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文以章溢的情操志趣为线索组织材料。在第一自然段,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之后,作者列举了山上的生物进行叙写。苦树(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苦草(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的根、皮、叶、果实虽性寒味苦,但有的可以入药。苦菜可供人们食用;苦茶泡水供人喝。野蜂的蜜(黄杜)——“初食颈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溪中小鱼“味苦而微辛”但“食之可以清酒”。这些植物、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大自然使之具有性寒味苦的赋性;然而对人类来说具有食用价值或治病功效。行文借苦树、苦草、苦菜、苦果、野蜂、溪鱼象征章溢,用象征之法暗示了章溢归隐山林“乐于吃苦”锻炼意志的目的在于“安世济民”。

《苦斋记》文与题、首与尾照应,多用白描、侧写烘托、暗示象征等手法,以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人物,文学手段灵活多样,语言隽永,体短意长,可谓奇文。

作者简介

刘基

刘基(刘伯温)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时人称“刘青田”,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称“刘诚意”。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故又称刘文成、文成公。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如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存诗二十余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