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六月三日夜闻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苏州看到的景象;五六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七八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最后两句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诗境清幽。诗人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荷花飘香,清晨的露珠将要滴进小河,柳叶随着风生动飘荡。

微月(1)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初三夜晚的新月,夏季蝉在鸣叫。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2)

突然听到北边客人的忧愁,静静听着想起东都洛阳。

我有竹林宅(3),别来蝉再鸣。

我在洛阳有履道坊宅,别处的蝉在我家鸣叫。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不知道水池中的月亮,有没有人在上面划船?

注释

(1)微月:新月。

(2)东京:东都洛阳。

(3)竹林宅:指作者洛阳履道坊宅。《池上篇序》言履道坊宅“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

创作背景

《六月三日夜闻蝉》此诗作于宝历二年(826),是白居易在苏州夏天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因病休假,听到新蝉的呜叫,不禁想到此时洛阳城里自己家中的蝉也在呜叫,思乡之情悄然而生。

拼音版

liùyuèsānwénchán

xiāngqīngzhuìliǔdònghǎofēngshēng

wēiyuèchūsānxīnchánshēng

zhàwénchóuběijìngtīngdōngjīng

yǒuzhúlínzháibiéláichánzàimíng

zhīchíshàngyuèshuíxiǎochuánxí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