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人生无百岁

刘基 〔明代〕 刘基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绝句》是明代谋略家、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志士对人生的愤慨,充满了深刻的哲理。第一句从《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化出,表明生命的短暂。第二句用诘问方式,深入一层地表达人生的无奈。后两句申足前意,形象地概括了苏轼《前赤壁赋》文意,进一步地阐述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观,揭示了生命不永之理。全诗说理形象,意境唯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人生无百岁,百岁(1)如何?

人是活不到一百岁的,即使能够活到一百岁,那又能怎么样呢?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阿(2)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壮士,最后都尘归尘土归土,归葬到山陵间。

注释

(1)复:又。

(2)归山阿:即归葬山陵。山阿:山中曲处。此指山丘,坟墓所在。

创作背景

刘基生当元明之际。据诗意,《绝句》此诗当是作者历经了人生风雨,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观察后,为抒写志士之愤慨而作,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文学赏析

《绝句》此诗言生命不永之理,写得极为真诚,又很深刻,作者正是把自己对于人生的解读写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整首诗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充满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开头一句从《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化出。在这开篇第一句中,作者就点明了主题,让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人们常用“百岁”泛指人生,由于生命本身的短暂, “百岁”之年是很难达到的,故此,才有“人生无百岁”之叹惋。一个人是不可能活到百岁,毕竟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那么自然而就会离开。接着说“百岁复如何”。用诘问句式,深入一层,增强了人生感慨的表达力量,把人生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一句反问,也让人们陷入了思索中。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对于人生一种极为深刻的感悟,才能够写得如此的深刻,使读者在这两句诗中,感受到诗人的独特的才情,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毕竟一个人生命有限,很难活到百岁,即使是有人能够活到百岁,那也不能怎么样。这一句反问,立马令此诗意境全出。总之,衰老是无法抗拒的,伴随衰老而来的死亡也是无可回避的。这是此诗首二句所言。

诗的后二句,以“古来英雄”为例,证明生命不永。自古以来的“英雄”尚且不免一死,更别说凡人俗夫了。要之,有生必有死。后半首申足前意,抚今追昔,进一步地阐述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观,也是告诉了世人,无论是谁,即使是古往今来的英雄壮士,那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不过,这也是生命的归宿,每个人都是如此,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能够逃过。所以人们活着的每一天,就应该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创作出价值。这两句写尽了人生的无奈,尽显大家风范。只有经历了风雨的人,才能够写得如此地深刻。苏轼《前赤壁赋》有一段绝妙好辞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操)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诗后半,形象地概括了苏轼的赋意。特别是刘基本人,就是辅佐朱元璋扫荡群雄成就统一大业的“英雄士”,在这里抒发的悲概,便不是一般文人的无病而呻吟了。

全诗抒发“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的生命感悟,给人以悲凉之感,然在音韵悲凉的“彭、殇同尽之语”(蒋仲舒语)当中,仍能见 出英雄失意的激昂慷慨之情。

作者简介

刘基

刘基(刘伯温)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时人称“刘青田”,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称“刘诚意”。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故又称刘文成、文成公。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如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存诗二十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