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曲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懊恼曲》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采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诗。此诗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对焦仲卿和刘兰芝这样的爱情故事的深沉怀恋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1)那得深。

细软的藕丝难以承受针的重量,额头上的额黄易褪,无法长久深重。

玉白兰芳(2)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佳人虽如兰般美好却不被顾及,青楼女子的一笑,轻易就能值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3)(4)铅绕指(5)

别总说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削铁如泥的宝剑能砍断大钟,铅丝却能绕指而弯。

三秋(6)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秋天庭院中绿叶渐黄准备迎接寒霜,只有荷花坚守到最后一刻,直至凋零仍保持着红色。

庐江小吏(7)朱斑轮(8)柳缕(9)吐芽香玉(10)春。

焦仲卿乘坐着装饰华美的车,春日里柳丝吐芽,白色的花盛开。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11)

二人誓言如双股金钗一样,彼此永不分离,不愿让这段感情空留遗憾。

悠悠楚水(12)流如马(13)恨紫愁红(14)满平野。

悠悠的楚江水奔流不息,如同奔腾的马匹,带着哀愁铺满原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这野土间千年的怨恨未曾平息,直至今日,犹能以鸳鸯瓦的形式展现他们之间至深的爱情。

注释

(1)染黄:黄即额黄,古代妇女在额头上涂抹黄色为妆。

(2)玉白兰芳:古代常以玉、兰代表君子之德,此处似泛指好的女子,即佳人。此句谓佳人虽好,却反遭抛弃。

(3)健剑:泛指削铁如泥的宝剑。

(4)刜:砍。

(5)铅绕指:铅性柔软,故能缠绕与手指之上。

(6)三秋:古代四季中每季都分为孟、仲、季。如秋季,第一月叫孟秋、第二月叫仲秋,第三月叫季秋。其他三季类推。

(7)庐江小吏:即焦仲卿。汉朝末,焦仲卿为庐江府小吏,其妻刘兰芝被他母亲赶走,刘氏自誓不再嫁,而刘家却逼她改嫁。不得已,刘氏投水而死。焦仲卿听说后,亦自缢而死。

(8)朱斑轮:红色车轮。

(9)柳缕:柳丝。

(10)香玉:指白色的花。

(11)不令独作空成尘:此句谓不令对方独死。成尘:指死去化为尘土。

(12)楚水:焦仲卿所在的庐江府为古楚国之地,故楚水泛指当地的河流。

(13)流如马:指水流如马奔。

(14)恨紫愁红:泛指各色花朵,并拟人化赋予恨、愁之情。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