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夜咏怀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岁夜咏怀》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此诗写作者在除夕之夜,追忆自身的失意,嗟叹故旧的凋零,感慨无限。全诗纯用赋法,通篇抒怀,联联对仗,语言平淡朴实,蕴含着作者愁绪、悲情、痛愤、期望的复杂感情,表现出无限苦辛酸楚的情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弥年(1)不得意,新岁(2)又如何。

多年来一直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

念昔同游者(3),而今有几多。

回想曾经互相交往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呢?

以闲为自在(4),将寿补蹉跎(5)

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

春色无情故(6)幽居(7)见过(8)

只有那春色不问人情世故,在我隐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注释

(1)弥年:即经年,多年来。

(2)新岁:犹新年。

(3)同游者:指志同道合,同游共处的人们。同游:互相交往。

(4)自在:自由;无拘束。

(5)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6)无情故:不问人情世故。

(7)幽居:隐居,不出仕。

(8)见过:谦辞。犹来访。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抱病继位,是为顺宗。他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实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并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明显利益,史称“永贞革新”。但这一运动很快遭到宦官、藩镇和大官僚们的联合反扑,逼顺宗退位,让太子李纯上台,是为宪宗。革新人物王叔文先被贬官,后处死;陆质、王伾,相继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此后一个个都长期过着贬谪生活。元和十四年(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寻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时期。

拼音版

suìyǒnghuái怀

niánxīnsuìyòu

niàntóngyóuzhěérjīnyǒuduō

xiánwèizàijiāngshòu寿cuōtuó

chūnqíngyōujiànguò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