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月初残

王国维 〔近代〕 王国维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去。徒御喧阗,行子黯无语。为谁收拾离颜,一腔红泪,各留向、孤衾偷注。

马蹄驻。但觉怨慕悲凉,条风过平楚。树上啼鹃,又诉岁华暮。思量只有人间,年年征路。纵有恨、都无啼处。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祝英台近·月初残》是清代词人王国维1906年至1907年间创作的一首词,收录在《人间词》乙稿中。词上半片叙述了离别的场景,下半片由离别场景转到了现实论述。此词宛曲叙来,虽无惊创之笔,然如怨如慕,自有动人心处。全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2)去。徒御(3)喧阗(4)行子(5)(6)无语。为谁收拾(7)离颜(8),一腔红泪(9),各留向、孤衾(10)偷注。

一月过半,月开始缺损。门外主人送远行者。门外大堤上的大道是行人出发的方向。马车嘶鸣,行人却相看无语。这是为谁收拾离别的容颜,只有一脸泪水。各自回家,剩是孤衾独枕。

马蹄驻(11)。但觉怨慕(12)悲凉,条风(13)平楚(14)。树上啼鹃(15),又诉岁华暮(16)思量(17)只有人间,年年征路(18)。纵有恨、都无啼处。

马车已在途中,行人驻马回首望家,但只感到一片苍然,耳中只听见杜鹃在春风中悲啼,诉说一年的芳华即逝。想想只有在人世间,才会年年离家远行。纵有离家别离之苦,却没有诉说的地方。

注释

(1)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2)大堤: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3)徒御:挽车、御马的人。

(4)喧阗:喧哗,热闹。

(5)行子:出行的人。

(6)黯:沮丧貌。

(7)收拾:收敛隐藏。

(8)离颜:谓离别的悲伤面孔。

(9)红泪:取自晋王嘉的《拾遗记》,后称妇女的眼泪为红泪。

(10)孤衾:一床被子,喻独宿。注:倾泻。

(11)马蹄驻:谓车马暂停。

(12)怨慕:取自《孟子》,后亦泛指因不得相见而思慕。

(13)条风:东风。

(14)平楚:犹平野。

(15)啼鹃:即杜鹃鸟。

(16)岁华暮:谓春天将尽。岁华,岁时。暮,晚。

(17)思量:考虑,忖度。

(18)征路:征途,行程。

创作背景

王国维于1906年秋七月返海宁为乃誉公治丧,直至1907年春三月再赴北京,其间皆在海宁家中。词云:“看上大堤去”,乃纪实。盖王氏故居在海宁盐官镇之周家兜,旁靠钱江大堤,上堤即可观钱江潮。王国维居家所作。

拼音版

zhùyīngtáijìn··yuèchūcán

yuèchūcánménxiǎoyǎnkànshàngxuāntiánxíngziànwèishuíshōushíyánqiānghónglèiliúxiàngqīntōuzhù

zhùdànjuéyuànbēiliángtiáofēngguòpíngchǔshùshàngjuānyòusuìhuáliàngzhǐyǒurénjiānniánniánzhēngzòngyǒuhèndōuchù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