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朝列,吾慕颍阳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用陶渊明等高士的隐居之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悔恨,以及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以议论为主,妙用历史典故,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与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尝读高士传(5),最(6)陶征君(7)

我曾经捧读过一本《高士传》,最崇拜的是书中陶渊明先生。

(8)田园趣,自谓羲皇人(9)

陶渊明弃官隐居于山野田园,以羲皇上人自居独立于世外。

予复何为者,栖栖(10)问津(11)

我在求仕与归隐的困惑之中,有心学陶公却整日忙忙碌碌。

中年废丘壑(12),上国旅风尘。

人到中年弃隐居赴长安求仕,却失败而归唯一身风尘仆仆。

忠欲事明主(13),孝思侍老亲。

想效忠就找明主报济世之志,想尽孝就要有侍奉老人的心。

归来当炎夏,耕稼(14)不及春。

理想破灭回归时已是仲夏季,想自耕田园却错过播种季节。

扇枕北窗下(15)采芝(16)南涧(17)滨。

心情颇为沮丧,闲居于田园,山涧水滨之中采摘灵芝仙草。

因声(18)(19)朝列(20),吾慕颍阳(21)(22)

托人寄语同窗好友表示感谢,我真的羡慕隐居颍阳的纯真。

注释

(1)仲夏:夏季第二月,即农历五月。

(2)南园:即涧南园,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是孟浩然的本宅。

(3)京邑:指京城长安。

(4)耆旧:年高而望重之人。

(5)高士传:晋皇甫谧撰。流传至今的《高士传》共三卷,录晋以前高士九十六人。这里或指另一种写隐逸的传记,或泛指高士的传记。

(6)嘉:推许,赞美。

(7)陶征君:东晋诗人陶渊明。东晋安帝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征君,经朝廷征聘过的士人称为征士,美称之为征君。

(8)耽:沉醉,入迷。

(9)自谓羲皇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羲皇上人,即指上古时代的人。前人认为上古时代的人淳朴天真,无忧无虑,生活得很愉快。

(10)栖栖:形容奔波劳顿,不能安居。《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

(11)问津:《论语·微子》载,孔子遇见隐者长沮、桀溺二人并耕,使子路前往问津。问津即问渡口,泛指问路。

(12)中年废丘壑:指孟浩然四十岁离家进京应进士试不第,旅居长安事。废丘壑,放弃隐居生活。丘壑,山丘沟谷,指所隐山林。上国,犹上京,指京都长安。旅风尘,旅居辛苦,寓沦落不遇之意。

(13)明主:英明之主,明白之主。

(14)耕稼:耕种庄稼。

(15)扇枕北窗下:用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意,极言生活闲适。扇枕,扇子枕头,代睡眠。

(16)采芝:犹采药,隐者所好。

(17)南涧:水溪名,在孟浩然家之北。

(18)因声:因人寄声。此指托人带诗。

(19)谢:告诉。

(20)朝列:本指官吏在朝廷的位次,这里当指在朝为官的友人。

(21)颍阳:代指上古高士许由。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不受。后尧又欲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仍不受,而隐耕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事见皇甫谧《高士传》。

(22)真:指其不慕功名富贵之心真诚实在。

创作背景

孟浩然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自四十岁赴京应举失败后,孟浩然便蛰居在乡,直到去世。《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这首诗大概写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也就是孟浩然赴京应举落第后,归乡隐居之时。

文学赏析

中国古代文人每当失意的时候,总会把陶渊明引为知己,推赏他的隐居之志。孟浩然也不例外,在此诗的开篇他就援引《高士传》,直抒对陶渊明归田隐居的赞赏。诗人称道完陶渊明后,紧接着便对自己出山求仕的行为流露出厌恶和悔恨。“栖栖”一词形容汲汲营营求取功名的心理,“徒”字则 道出求而不得、徒劳无功的结果。人到中年了,还离开山林去京城求仕,一路风尘仆仆。归来的时候正值炎热的夏天,早已经耽误了春耕。这里再次流露出悔意。然而“来者犹可追”,于是在北窗之下,摇着扇子高枕而卧,或者去南山的溪水边,采集灵芝。诗的末尾又一次向京城的朋友们表明自己的心志:要学陶渊明和许由,隐居田园,所以坚定地辞别京邑的友人,决定做个隐士。虽然表现了诗人隐居不仕的高洁志向,但也流露出几分郁郁不得志的辛酸。毕竟,在豪迈奔放的盛唐,没有几个人是甘愿过“采菊东篱下”的隐士生活的。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此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旷达的态度排解满腹的惆怅,通过赞许陶渊明,表明了自长安落第归来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打算,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不再出仕的决心。全诗以议论为主,头尾以历史名典表达思想,增加了诗的感染力,也能启发人的联想。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