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王维 〔唐代〕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秋山中作》此诗通过描写早秋季节山林的环境以及山野林间昆虫的声音,表达了作者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的心绪。全诗情景交融,笔法微婉,但旨趣明白,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无才不敢累明时(1),思向东溪守故篱(2)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岂厌尚平(3)婚嫁早,却嫌陶令(4)去官迟。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5)悲。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寂寞柴门(6)人不到,空林(7)独与白云(8)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1)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2)故篱:故乡。

(3)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三国魏·嵇康《高士传》载,尚长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唐·许浑《村舍》诗:“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一作“向平”。

(4)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元·赵孟頫《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陶令饮,从人皆笑郦生狂。”

(5)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6)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7)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晋·张协《杂诗·其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8)期:约、约定。

创作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此时作者四十多岁,年龄与陶渊明辞官时(年四十一)接近。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所以向往隐逸生活。

拼音版

zǎoqiūshānzhōngzuò

cáigǎnlèimíngshíxiàngdōngshǒu

yànshàngpínghūnjiàzǎoquèxiántáolìngguānchí

cǎojiānqióngxiǎnglínqiūshānchánshēngbáobēi

cháiménréndàokōnglínbáiyún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