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晚年移置戎州贬所时所创作的一首词。词描述渔翁垂钓寒江的情景,寄寓的是词人屡遭坎坷后寄情山水忘却名利的情怀。全词创造出空灵淡远、虚融清静的意境,令人彻悟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1)一钩丝。金鳞(2)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3)。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注释

(1)蓑笠:指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2)金鳞:指鳞光闪闪的鱼。

(3)迟:慢。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词人因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词人被贬赋闲之时,登高览胜,目尽青天,感怀今古,不禁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于是写下了《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这首词。

拼音版

zhōngqíng··cáidòngwànsuí

cáidòngwànsuísuōgōujīnlínzhèngzàishēnchùqiānchǐchuí

tūnyòuxìnháishànggōuchíshuǐhánjiāngjìngmǎnqīngshānzàiyuèmíngguī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