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北斋雨后 》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在作者的《丹渊集》中。此诗写北斋雨后的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情,同时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颔联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诗中虽然只写了景,可是这景中还有一个人,就是站在庭中欣赏这美景的作者,因而又同次句紧紧关合。末句则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小庭幽圃(1)绝清佳(2),爱此常教放吏衙(3)。
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非常喜爱这个地方,所以常常免去属吏的例行参见,留连其中。
雨后双禽(4)来占(5)竹,秋深一蝶(6)下寻花。
雨后天睛,成双成对的鸟雀相对鸣叫,深秋时节,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
唤人扫壁(7)开吴画(8),留客临轩试(9)越茶(10)。
唤人扫干净墙壁把吴道子的画挂起,与好友临窗边品着香茗,边细细端详赏鉴这画。
野兴(11)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12)在山家(13)。
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就如同过去的山居生活一样闲适。
(1)小庭幽圃:指北斋坐落的环境,在小而深幽的庭园之中。
(2)绝清佳:特别清静而美好。
(3)放吏衙:旧时吏员每天早晚各一次齐集衙门向长官请示公事,称为“衙参”。“放吏衙”就是免去这种例行的参拜。
(4)双禽:成对的鸣禽。
(5)占:据有。
(6)一蝶:因深秋季节,花事已少,故以之极言蝶影之稀。
(7)扫壁:为张挂画而将墙壁打扫干净。显出作者对画的爱惜之心。
(8)吴画:指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吴道子擅长山水及道释人物画,有画圣之称亦泛指珍贵的名画。
(9)试:品尝。
(10)越茶:古越地(今江苏南部与浙江一带)所产之茶其茶多名贵品种,至今仍有龙井、雀舌等名茶。
(11)野兴:闲适游观的兴致。
(12)当日:往日,当年。
(13)在山家:居处山野之时。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作者在兴元府(在今陕西)任职,《北斋雨后 》此诗即作于此时。北斋为作者在府衙中的起居之处,环境清幽,府中公务清闲,多才多艺的作者正好观画品茶,生活十分闲适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