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此两者,或利或害(2)。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3),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4)而善谋。天网恢恢(5)疏而不失(6)

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注释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敢,勇敢、坚强;不敢,柔弱、软弱。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

(2)或利或害:勇于柔弱则利,勇于坚强则害。

(3)天之道:指自然的规律。

(4)繟然:安然、坦然。

(5)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6)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拼音版

dàojīngshísānzhāng

yǒnggǎnshāyǒnggǎnhuóliǎngzhěhuòhuòhàitiānzhīsuǒèshúzhītiānzhīdàozhēngérshànshèngyánérshànyīngzhàoérláichǎnránérshànmóutiānwǎnghuīhuīshūérshī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