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2),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3),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4)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tiānxiàróuruòshuǐérgōngjiānqiángzhězhīnéngshèngzhīruòzhīshèngqiángróuzhīshènggāngtiānxiàzhīnéngxíngshìshèngrényúnshòuguózhīgòushìwèishèzhǔshòuguóxiángshìwèitiānxiàwángzhèngyánruòfǎn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