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都门感旧

冯子振 〔元代〕 冯子振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鹦鹉曲·都门感旧》是元代文人冯子振所作的一首散曲,起首的这两句,定下了全曲的基调。三、四两句是“都门感旧”的掠影之一。末尾两句,才真正属于“感旧”的感想。诗人悔恨自己没有在京城题下很多诗歌,因而未能将自己的愁情充分表达出来。这首散曲回顾了诗人在京城的生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此曲反映了京城的生活,追悔多于怀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都门(2)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3)。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4)

在这京城的春花秋月,我荒废了这么多时日。如今我已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曲折的水榭边,回环的长廊里,我饮酒醉倒,刚刚醒来,竟忘了自己是在都城,观看那满街酥油般的雨丝。

〔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拂晓的钟声余音未尽,红被中还残留着体温,我又不得不离开住所,随着马蹄踏上了行程。亭台楼阁不曾留下题咏,不能不使人感到憾恨。实在是因为没有笔墨,能描画出我久居困愁中的伤心。

注释

(1)鹦鹉曲:原名“黑漆弩”,因白贲所作的起句是“侬家鹦鹉洲边住”故改名“鹦鹉曲”。和曲四十二首,今选四首。

(2)都门:京城,此指大都(今北京市)。

(3)伧父:贱俗的平民。南北朝时,南方人以之作为对北方人的鄙称。《晋书·周圮传》:“吴人谓中州人曰伧。”

(4)天街酥雨: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京城的街道。

创作背景

诗人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什至承事朗、集贤待。《鹦鹉曲·都门感旧》此曲就是他追昔京城生活之作。曲子的第一句就反映出,对京城的生活,诗人追悔多于怀念,恨自己让大好年华蹉跎而过。

拼音版

yīng··dōuméngǎnjiù

dōuménhuāyuècuōtuózhùqiàzuòlebáicāngjiǔwēixǐngxièhuílángwàngquètiānjiē

yāoxiǎozhōngcánhóngbèiliúwēnyòuzhúshēnghèntíngyǐnglóuxīnhuàjiùchóuchéngcǎnchù

作者简介

冯子振

冯子振

元代散曲名家

冯子振(1253—1348),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官至承事郎、集贤待制。博学强记,文思敏捷。为文时常伏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而尽辞采华丽,用典恰切,美如簇锦。有《海粟诗》集。所作散曲现存小令四十四首,内容大多抒写闲适生活和隐居乐趣的,风格清丽透脱。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